Document

高平市人民政府

高平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发布日期: 2022-07-26 发布机构: 高平市发展和改革局

高平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2022年5月24日在高平市第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晋城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全力实施“1235”战略,努力做好“四篇文章”,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我市经济呈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强劲态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较好完成,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41.7亿元,同比增长1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2.9亿元,同比增长10.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6亿元,同比增长5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7.8亿元,同比增长1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9356元,同比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8284元,同比增长10%;城镇新增就业712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7%,控制在了4.2%以 内。

  ——稳增长促转型,产业发展总体趋好。传统产业加速提升,煤炭压舱石作用凸显。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进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持续增强行业竞争力。新兴产业活力涌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成果显现。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严守耕地红线,实施“特”“优”战略,有力推进“五主五辅”。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平台经济建设有序推进,文旅产业活力焕发。

    ——重改革抓创新,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重点改革全面推进。“六个一”集成改革形成制度性成果,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扎实推进。创新活力全面迸发,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持续加快。对外开放持续深入,成功举办第六届海峡两岸神农炎帝经贸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台湾产业园被授予山西省海峡两岸(高平)产业园的金字招牌。

  ——强招商抓项目,有效投资精准发力。重点项目有序实施。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2.9亿元,同比增长10.1%。重点工程项目推进顺利,我市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共15项,总投资191.66亿元。开发区建设稳步提升,项目建设蹄疾步稳,“三化三制”改革走向深入,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招商引资态势整体向好。

  ——优布局促融合,城乡建设统筹并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功创建黄梨省级有机旱作标准化示范区、晋城唯一一家省级有机旱作科研示范基地。提档升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市县乡三级联创格局进一步成熟。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六乱”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推动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围绕“中心城市+特色小镇+美丽乡村”融合发展思路,以城带乡、以城补乡,实现城乡融合、产城融合。

  ——补短板优生态,绿色发展纵深推进。坚持“治气、治水、治土”同步推进,努力实现“蓝天常驻、绿水长清、黄土复净”。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40,同比下降12.52%,大气环境质量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坚持源头防污、工程治污、管理控污,水质大幅改善。强化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开展土壤污染专项整治,土壤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

  ——惠民生增福祉,社会建设成效显著。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完成职业技能提升培训12392人、新增技能人才8270人。“五校五园”建设进展顺利,4所普惠性幼儿园扩建有序推进,学校布局不断优化。在全省组建了首个一体化医疗集团,我市医疗技术水平迈上新台阶。巩固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成果,民生保障扩面提质,基本社会服务不断完善。

  ——筑防线保安全,提升防范化解风险能力。慎终如始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扎实开展“三零”单位创建,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信访形势总体平稳,持续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严格防控债务和金融风险,积极调度预算资金,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

  2021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新兴产业发展缓慢;项目储备不足,缺乏大项目、好项目支撑;市场主体培育不充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消费市场恢复迟缓,有效需求依然不足;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环保等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弱项;保障粮食安全方面还面临不少挑战,安全生产压力仍然较大,防灾减灾任务艰巨。对此,我们将努力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逐步加以解决。

  二、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全面落实省、晋城市决策部署,全力实施“1235”战略,紧紧扭住“两件大事”,努力做好“四篇文章”,聚焦产业转型、下好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聚焦乡村振兴、打好共同富裕城乡融合的“主动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在实际工作中尽可能争取更好结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和9.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各项约束性指标不折不扣完成省、晋城市下达任务。

  三、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全市上下必须紧紧围绕“1235”战略,努力做好“古韵长平、活力新城、锦绣高平、康养福地”四篇文章,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重点做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锲而不舍强产业,厚植高质量发展基础。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降能耗、提能效,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六新”领域,深耕细作开发区转型主战场,重点打造开发区五个“园中园”。精心打造“五彩农业”。聚力农产品精深加工,坚定实施“特”、“优”战略,重点抓好“五主五辅”农业产业链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五大业态”。聚焦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现代物流、便民商圈、文旅康养“五大业态”,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

  ——凝心聚力促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推进“六个一”集成改革,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深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完善“全科大网络”和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扎实推进“六定”改革,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监管机制。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实施市场主体倍增七大专项行动,加快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持续扩大对外开放,高水平办好第七届海峡两岸神农炎帝经贸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主动呼应太原经济圈,加快融入中原城市群,积极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开展深度合作,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

  ——创新驱动优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培育创新发展“主心骨”。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训、指导,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打造创新发展“主阵地”。以智创城为抓手,加快双创基地建设,推动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养创新发展“生力军”。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机制,构建人才工作新格局。进一步优化留人的软环境,落实好优秀人才生活补助等各项服务政策,厚植留才的优渥土壤。

  ——多措并举抓项目,增强转型发展新动力。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全力推动牵引性、标杆性项目建设。全力推进337个建设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12.7亿元,其中省市重点工程16项,年内完成投资23.5亿元。最大限度争取上级债券、资金和政策支持。建立“指挥部+项目公司”、清单化管理等项目推进机制,更好发挥项目推进中心以及专班职能作用,强化要素保障服务,加强常态化项目调度。坚持“精准滴灌”,灵活运用“七种模式”,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深入推进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加快硬件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建设。

  ——协同发力促融合,构建城乡发展新格局。坚持“中心城市+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的城乡融合发展思路,加快“一轴一廊三区五镇”为构架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中心城区品质,抓好“两城联创”。加快推进高铁新区建设,不断优化教育、医疗、就业和生活环境。不断推动实现开发区“水、电、气、暖”全覆盖。持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稳粮保供,抓好太行一号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工程,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区建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持之以恒优生态,提升高质量发展成色。打好蓝天保卫战。推进34公里国道208改线、西部铁路运煤专用线、长晋神农互通建设,加快“公转铁”,有效降低污染排放。打好碧水保卫战。坚持“四水四定”,巩固提升河(湖)长制工作成效,严格落实“一断面一方案”。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加快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污染地块修复,推进固体废物综合整治,完善工业固废产生、运输、利用、处置全过程闭环管理体系,拓宽煤矸石资源化利用途径。加强启动实施生态修复治理三年行动。

  ——凝心聚力惠民生,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深入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全年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例达35%以上,新增城镇就业56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人口5000人。加快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加快“五校五园”建设,认真落实“双减”政策,进一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推进医疗改革,创新应用“5G+智慧医疗”,打造医改新引擎。持续强化社会保障兜底,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深化殡葬改革,健全完善社保基金体制机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保待遇水平。持续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全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坚定不移守底线,全力护航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常态化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水平,统筹做好不同年龄段人群疫苗接种工作,构建群体免疫屏障。扎实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之战,抓牢安全管理。抓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维护全市发展稳定。扎实做好“八五”普法、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严格落实信访稳定责任制,大力开展“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创建活动,力争创建达标。

  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指导和监督,认真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坚定信心、实干苦干、奋勇争先,全力推动高平市高质量发展,确保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闯出新路子、再上新台阶,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