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作为培育市场主体、集聚市场主体、壮大市场主体的重要载体,理应做表率、走在前、蹚新路。近两年来,高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夯基础、强改革、建机制,多措并举、量质同步,全程化、全方位、可持续筑牢开发区市场主体倍增大平台,让市场主体倍增动力不竭、发展活力涌动。
夯基础、铸载体,做实做强“全要素”保障
一方面,深入开展三年基础设施大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如期实现“水”共治、“电”保障、“路”成网、“暖”配套、“厂楼”林立、“熟地”储备,开发区载体硬支撑实力全面增强。另一方面,聚焦聚力软实力建设,园区均建有相对充裕的职工宿舍楼、餐厅,保障基本食宿条件;1万平方米的2栋孵化研发楼主体完成,可接中小微企业80余家;投资6400万元布局“信息化基础设施、系统化平台和应用展示”等建设工程有望2024年建成,分两期实施的“数字经济产业园”全面启动,给市场主体提供更足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强改革、聚合力,打出打好“组合拳”培育
深化“一本制”改革,对符合市场主体倍增条件的企业(项目),实行“核准备案、环评、安评、能评”等“一本制”免费编制审批全覆盖;深化“管运分离”改革,平台公司和产业基金股权投资实力全面提升,地方商业银行和国开行授信近7亿元,产业基金增资扩规到10亿元,全力助力市场主体落户进园区;深化“区县一体”共建,持续强化与审批、统计、中小企业、科技、知识产权等主管部门合作关系,精准行业指导、专业服务,全面落实各级惠企政策,激发激活市场主体主观能动性。
建机制、促常态,植入植根“全周期”服务
“区内事”始终秉承有事“我来办”的理念,能简则简、一路“绿灯”,让企业少跑路,最终实现“最多跑一次路”;“区外事”始终坚持有事“我去跑”的原则,担责尽责、一路帮办,让企业少对接部门,最终实现“最多进一扇门”;“专业事”始终遵循“专业人干”的思路,会同主管和行业部门业务骨干,定期与不定期结合、全员培训与政策引导结合、入企服务与专业指导结合,搭建研训大平台、持续入企送政策、跟踪服务精指导,让全生命周期服务落地落细。
建起大平台、增强软实力、厚植常态化,催生开发区市场主体倍增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壮大。截至目前,高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累计市场主体总量144家,其中:“四上”企业净增9家,提前超额完成年度20%目标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9家,与上年总量相比增幅36%;高新技术企业新增2家已完成认定申报,3家培育对象已确定,力争全年增速22.2%、次年增速不低于18%,力争如期实现市场主体倍增目标任务,初步构建起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体系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