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翁庙位于我市寺庄镇伯方村北,又称纯阳宫,这里风景优美,丹水左环、西岭右抱、古木秀荫、云霞团盖。仙翁庙是为祭祀八仙之一张果老而修建的祠庙,属道教宫观,始建年代无考。据现有碑文记载,元皇庆二年(1313)、明景泰六年(1455)、嘉靖十七年(1538)均有扩建,现存正殿为明代遗构,其余皆清代重建。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翁庙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整个建筑分前后两部分。山门为两层楼阁,中央开门洞,两侧分别有歇山顶钟、鼓楼各一座,再外侧建有廊房和角楼,是一列壮观的建筑群。
从山门进入庭院内,豁然开朗。紧邻戏台的是一座建在石台基上的亭阁,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叫做玉皇楼,后面是一条进深八间的长廊与深广各三间的卷棚顶献殿,呈“工”字形。廊与献殿之间还有一小桥,似乎为突出张果老骑驴桥上走的特色。有学者称这种庙宇中轴线上出长廊的建筑形式十分罕见,只有在宋画《千里江山图》中有呈现。
仙翁殿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平面长方形。东西长18.08米,南北宽11.70米,悬山式屋顶,简板布瓦,琉璃脊饰,龙、凤、花卉等制作精美,是明代琉璃制品的杰作。仙翁殿内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珍贵宝物就是东、西、北三面内壁上的古代大型壁画,幅面171.2平方米,出现人物125位。北面壁画是《道教朝元图》,大都以描述张果老的故事为主题,既有张果老出山修道之场景,也有骑驴云游天下的洒然形象。东西两侧壁画就是惊现于世的《唐玄宗泰山封禅图》。
殿内东西墙壁的两幅壁画,都以唐玄宗为中心,东壁上是唐玄宗泰山封禅过程,西壁上是封禅归来情景,画法简洁明快,细节生动。东墙壁画上的唐玄宗在黄罗伞盖下,神采奕奕,容光焕发,眼神凝聚力非常强,侍女体态丰腴,文武百官神态端庄,身后有仙人为其奏乐欢送、迎面有地方官夹道迎接,场面宏大。西墙壁画上的唐玄宗略显焦虑,有风尘仆仆之感,整个画面充满了浓郁的盛唐风韵,此画非一般工匠之笔。由于庙史久远,关于壁画的创作年代,还有待专家的进一步考证。整幅壁画在全国乃至故宫都难以寻找,是国内现存唯一反映皇帝封禅内容的壁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殿内横梁上的绘画使用的是沥粉贴金的彩绘工艺,所以时隔数百年其线条依然清晰可见。彩绘主题以龙为主,隐喻唐玄宗真龙天子的尊贵身份,与壁画交相辉映。还有一点极为珍贵的就是,大殿的壁画没有被重彩的记录,仍原泽原貌、古朴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