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成功举办“两节”文化系列活动,通过上党梆子戏曲展演、八音会擂台赛等特色项目,充分展现民俗文化魅力。市文化馆开展迎新春送春联、“五一进景区”等惠民活动,以文艺表演、非遗展览丰富群众生活。图书馆举办线上线下107场阅读活动,涵盖读书讲座、亲子互动等多元形式,“金蛇献瑞・书香迎春”等系列活动深受读者好评,有效提升群众文化参与度。
二是文化惠民扎实推进。深入实施“免费送戏下乡”工程,已完成12场演出,惠及基层群众。“四个一批”群众文化惠民工程稳步推进,乡村文艺队伍完成32.22%、能人艺人完成41%。大力推进阅读空间建设,确定7个社区阅读小空间改造方案,2个城市书房成功申报省级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让文化成果更多惠及百姓。
三是文化阵地持续夯实。文化馆开设舞蹈、书法等免费培训课程,开放学习室及排练厅,满足群众学习需求。图书馆新增纸质图书576册、电子图书3.2万余册,接待读者9万人次,图书流通量5.6万册次。开展22次流动图书车下基层活动,通过发放书籍、提供借阅服务,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四是非遗传承多点开花。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进课堂,组织古泫泥塑、凤林刺绣等非遗教学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免费开放非遗展厅,接待多所学校参观,志愿者全程讲解,上半年累计服务学生超千人次,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与普及,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