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高平市文化和旅游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四张文化脸谱打造我市文旅康养产业文化优势

发布日期: 2025-08-21 发布机构: 高平市文化和旅游局

近年来,我市把文旅康养产业当作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深入推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共有3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9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3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是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高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春秋称泫氏,战国称长平,北魏至今称高平。我市拥有四张文化脸谱:一是神农炎帝故里,上古传说神农尝百草、精卫填海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现存我国最早的“炎帝陵”石碑(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目前已经连续十届成功举办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民间拜祖活动,成为晋台交流最大平台;二是长平之战发生地,中华文明在这里碰撞交融,中华民族在这里走向统一。“纸上谈兵”“赵将括母”的故事源远流长。三是中国古建博物馆,有包括黑神话悟空取景地铁佛寺在内的国保22处、省保22处、晋城市保109处、高平市保35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5个,中国传统古村落61个。四是上党梆子之乡,“村村有戏台、人人爱唱戏”,小小县城走出了5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在国保单位中有四个“全国之最”:元代姬氏民居是我国最早的木结构民间住宅建筑,开化寺壁画是我国古代建筑中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彩绘图案,二郎庙金代古戏台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戏台,宋代崇明寺中佛殿拥有我国目前唯一的断梁结构。此外,高平非遗珐华器和潞绸去年在法国巴黎名媛舞会亮相,惊艳世人。炎帝中医文化、王叔和医药文化传承千年,高平剪纸、高平绣活、武氏正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