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高平市北诗镇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北诗镇:探墒沟播田间见实效 玉米壮苗见证科技力

发布日期: 2025-09-03 发布机构: 北诗镇人民政府

时下,漫步北诗镇的田野间,连片的玉米田绿意盎然,一株株玉米苗挺拔健壮、长势齐整,微风拂过掀起层层绿浪,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肉眼可见的喜人长势,正是春季推广的探墒沟播技术“发力”的最好证明——用科技破解旱情难题,为玉米生长筑牢根基,更让“科技种田”的希望在农户心中扎下了根。

今年5月春耕关键期,北诗镇秉持“思想要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思路,精准锚定当地旱地农业痛点,率先在西韩、南诗午等村推进探墒沟播技术试点,全力保障“种得及时、出苗优良”。其中,西韩村于5月4日启动试点,在50亩田块同步播下6个玉米品种,让探墒沟播技术首次在当地“实战”;3天后的5月7日,南诗午村紧随其后,不仅在100亩试验田应用该技术,还特意安排3种播种机器同台对比,用“硬碰硬”的试验让技术效果“看得见、比得出”。

相较于传统种植,探墒沟播技术的优势在田间清晰可辨。一方面,它打破传统播种15公分的深度局限,借助定制农机将种子精准送入地下40公分的深层湿土层,再通过“浅覆土+严镇压”的配套工艺牢牢锁住墒情,即便遭遇干旱,也能依靠地下返潮让种子在湿润环境中顺利萌发;另一方面,播种前采用微生物菌剂拌种,为种子“穿上防护衣”,最终让玉米苗根系更发达、茎秆更粗壮,抗逆能力显著增强。南诗午村的对比试验更给出直观答案:同一片田、同样旱情下,采用探墒沟播的玉米田苗齐苗壮,其他播种方式的地块却出现缺苗、弱苗问题,技术优势一目了然。

“以前种玉米全看天脸色,天旱一点出苗率就掉下来,今年用了探墒沟播,站在田埂上一眼望去,苗又齐又壮,心里踏实多了!”西韩村党支部书记赵虎站在试验田边,指着绿油油的玉米苗,脸上满是笑意。据山西农业大学任志强教授团队跟踪监测,试点地块玉米出苗率较传统种植显著提升,而这“齐、壮、匀”的苗情,更是农户能亲身感受到的变化,为后续稳产高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今,北诗镇的探墒沟播试点田已成“眼见为实”的活课堂,每天都有周边村民专程赶来,走进田间查看玉米长势、询问技术细节。镇里也趁热打铁,依托“专家+农机员+农户”的帮扶机制,组织农技人员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学,让农户亲眼见、亲手学、亲身体验技术优势。下一步,北诗镇将进一步扩大推广面积,让这一“抗旱保收”的好技术走进更多田块,用实实在在的田间效果,将科技红利转化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实效,为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