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初歇,北诗镇的田野上已是一片繁忙。连续多日的阴雨给秋收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全镇各村紧抓雨停间隙,与时间赛跑,打响了一场与天气斗争的抢收抢种保卫战。
道路抢通:为秋收开辟“绿色通道”
持续降雨让田间道路变得泥泞不堪,部分低洼路段积水严重,大型收割机械难以进入,给秋收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
“道路不通,再好的庄稼也运不出去。我们必须与时间赛跑,确保每一条田间路都能通行,让每一台农机都能下地。”面对这一难题,北诗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组织各村调配挖掘机、铲车等设备,对农田道路进行紧急整修。
在上沙壁、炉引等村,村干部带领村民清理道路淤泥,填补路面坑洼,开挖排水沟渠,确保机械能够进入田间作业,为抢收工作开辟安全高效的“绿色通道”。
人机协同:为抢收筑牢“快进度防线”
天气放晴后,北诗镇迅速组织各类农业机械投入抢收战斗,同时对不适合机械作业的地块发动人工抢收,形成“机械攻坚”与“人力细收”相辅相成的生动局面。
在红薯与玉米种植区,专业收获机与大型收割机轰鸣作响,成为抢收的“主力军”,极大地提升了收获效率。与此同时,金黄的谷子地里,则是另一番景象,村民们正弯腰挥镰进行人工收割,确保每一株谷穗都能颗粒归仓。
正是这种“机械抢效率,人工保归仓”的高效协同,让全镇在短暂的晴好窗口期内,最大限度挽回因连续阴雨延误的农时。
整合资源:多方合力破解晾晒难题
收获的粮食能否及时晾晒,直接关系到全年的收成质量。面对持续阴雨天气,北诗镇创新思路,整合各类场地资源,全力破解粮食晾晒难题。
镇政府统一协调,开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企业厂区等公共空间,作为临时晾晒场地。同时,鼓励农户利用自家庭院、平房屋顶等一切可用空间,开展分散晾晒。
“往年最怕收获时节下雨,粮食没地方晒,眼睁睁看着发霉。今年村里提供了很多晾晒场,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正在村篮球场晾晒玉米的农户刘大爷欣慰地说。
此次秋雨间隙的抢收抢种,既是北诗镇应对突发天气的“应急仗”,也是守护群众收成的“民生仗”。接下来,北诗镇将以此抢收为契机,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通过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优化农机调度服务、扩大集中晾晒场地等措施,全面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牢牢守护群众的丰收果实,让乡村振兴的基石更加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