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高平市神农镇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神农镇:【古香中庙·悦迎国庆】“八坊三十六院”那些铭记与传承的文化印记(二)

发布日期: 2024-10-08 发布机构: 神农镇人民政府

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古香中庙,听一听“八坊三十六院”的故事(酒坊、油坊、陶坊、织坊篇)。

酒坊

古时殷家是中庙大户之一,建有五层高楼,高楼南面有殷家东院、西院、南院等院落。殷家酒坊紧靠南院,四合院布局,占地452平米,分文化展示区、酿造工艺展示区、品鉴销售区。

步入坊中,“中华酒之起源”“酒圣杜康”映入眼帘。《神农本草经》所载:“酒起源于上古神农时代。”《中国茶酒词典》中的《中国酒事纪年表》里排在首位的便是炎帝神农氏造酒。“神农耕而做陶,陶以盛酒”。更有六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的陶器、甲骨文、金文中都早有“酒”字。

炎帝故里中庙制酒,为殷氏所创,至今殷氏酒坊院尚有残存。坊主殷尚朴继祖辈清代制酒,所幸其制作工艺已精要为“十二法”。今“炎帝老酒”正是中庙酒坊的再兴,其优质佳酿,已被全国企业信用体系公示系统通过为“中国名酒”企业。

油坊

中庙油坊自古承传,以邢家、王家两油坊最为兴隆。将大麻、小麻、大豆、芝麻、芥茉、菜籽等原材料经锅炒,然后碾碎、过蒸笼、打包、入油槽、抡大锤奋力挤压,出来的液体便是油,剩在槽里的是渣。渣,也叫油饼,可做饲料喂养畜禽,可做肥料滋养作物。

炎帝陵隧道里有一盏“万年灯”,相传古时每年会派人进入隧道去给“万年灯”添油,一次要添一大桶。中庙村有位姓邢的老人,当年以榨油换油为生,他就经常为庄里村炎帝陵的“万年灯”送油。他于辛亥革命那年出生,23岁时,年轻好奇,专门下到炎帝陵去看了一次万年灯。此灯盘巨大无比,加满一次油足够一年用。灯芯有碗口那么粗,灯光灼灼生辉,长年不熄!现中庙村仍留下有油坊门店以及邢家留下的油坊院。

陶坊

步入陶坊,炎帝“制陶为器”的灵感来源再次将人们奋发创新,不断探索的兴致点燃。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炎帝“制陶为器”的故事吧~~

惊雷下,暴雨中,炎帝和他的族人们双手捧着晒场上的沗粮,穿梭般地往茅栅里抢。抢着抢着,就见大半个沗堆被洪水冲走了。人们嚎啕,人们无奈……倚门而立的炎帝望着泼天大雨发呆……

炎帝想,如果有一种器具代替手捧,一次能抢回较多黍粮,损失何致于这么惨……

次日天晴,冥思苦想中的炎帝见娃娃们用中间有凹槽的石片和朽木取来涧水,又取五谷畦的泥土搅拌,和作泥巴塑成鸟兽,顿有所悟。他也学着娃娃们捏了几块有凹槽的泥片,只是这泥片比娃娃们捡拾的石片凹槽更宽、更深。然后放在太阳下暴晒了两日,捏的泥片便干透了。他捧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用来盛黍,比两个手掌合起来大多了,而且密实,不怕泄漏。他试着舀水,一回两回,第三回就软了,渐渐化为泥浆。他泄了气,随手将那些未曾用过的泥槽抛入熊熊大火之中。

数日后,他发现那群和泥捏鸟的娃娃用来端水的器具居然是自己抛弃的泥槽。这些泥槽虽有被烧崩的裂口,但坚硬如石,舀水久而不化。他眉头大开,喜出望外。于是,炎帝按照自己的想象将泥巴塑成盘、罐、碗状,用明火烧烤后储粮、汲水、盛放食物。

炎帝带领部落成员一批一批烧制陶器,各人发挥自己的想象和智慧又创制了陶壶、陶瓶、陶杯、陶釜等。

羊头山下的中庙村先人继承并发扬光大了陶器制作工艺,烧制各种器具,满足了当时人们生活生产之需要。可惜到了近代,中庙村制陶业衰落了。

织坊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是我们曾在课本中阅读过的美丽诗行。明清时期,中庙王氏织坊由王金山、王金玉兄弟俩创立,以老街中段西楼为中心,辐射半条街两胡同。集纺线、织布、印染为一体。生产,带动半个村;货品,繁华半条街;销售,遍及半中原。

解放前夕第三代织坊人王占进还将织染坊扩展到炎帝故里口则村,直至解放后大型机器织布兴起,手工织布才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