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轻吻田埂,微风拂过梨乡。不远处,在望云村崭新的柏油马路上,孩童们在路上嬉笑玩闹,传来阵阵欢笑;在高良村党员活动室里,村党支部书记向全村党员讲述党的光辉历程,重温红色故事;在伞盖村崔建国故居里,到村工作的大学生向来访的游客绘声绘色地讲解崔建国的英雄事迹——这生动的乡村图景,正是寺庄镇软弱涣散村在整顿提升中悄然蝶变的鲜活注脚。从组织根基的夯实到民生福祉的升温,从红色基因的唤醒到乡村肌理的更新,一场场深刻的变革正让昔日的“软弱”之地,绽放出蓬勃的振兴活力。
望云村:以“心”换“新”,打造党建阵地“新名片”
走进望云村,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平整宽阔的主街道,曾经坑洼的路面已不复存在,电动车驶过再无颠簸,让村民们的出行多了一份安心,也多了一份满意。继续深入便可发现,望云村党群服务中心更换了门窗,墙面重新粉刷一新,以整洁干净的新面容迎接村民们的到来。现如今,党组织生活的规范化,让全村党员干部们重新凝聚起干事的热情,将理论带到田间地头,把服务送到村民家中,真正让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下一步,望云村党支部将进一步整顿提升,让积分成为党员奉献的“记录仪”,让兑换平台架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让幸福在细微处持续生长。
高良村:铸魂赋能,激活村党组织“源动力”
高良村党群服务中心的一天,总是从党员活动室的读书声开始。常态化学习机制让党的理论政策如春风化雨,浸润着每个党员的心田。“以前开会总觉得是任务,现在每次学习都有新收获,服务群众更有方向了。”一位老党员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从“松散软”到“严实硬”,高良村用规范的管理凝聚人心,用鲜活的实践诠释担当。此外,高良村党支部还将推进便民服务中心提质升级提上日程,项目完工后预计能够进一步提升便民服务中心接待能力,为更多村民提供优质服务。在未来,高良村党支部将继续完善党员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发展党员计划,让更多的“新力量”投入高良村党建工作,共同绘画高良村更美好的明天。
伞盖村:讲英雄故事,传承爱国主义“红图腾”
本土红色资源的挖掘,让革命精神成为最生动的“教材”,照亮了党员们的初心之路。今年以来,伞盖村党支部对进村道路、崔建国故居内外环境进行了修缮提升。“崔建国当年就是从这条路上出发参军的……”到村工作大学生站在修缮一新的故居前,向前来瞻仰的游客们讲述着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崔建国故居的一砖一瓦都透着岁月的厚重,红色故事在这里代代相传,成为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此外,在伞盖村党支部的全力推进下,长时间困扰村民们的用水难题得到解决,损坏的供水管道完成更换,村民们足不出户便可用水。下一步,伞盖村党支部将在对口帮扶单位的支持下继续整改,持续提升党建阵地建设,打造老年活动中心,进一步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实现“党建引领促振兴”的目标。
三个村庄的蜕变,是寺庄镇着力推进软弱涣散村整治的生动缩影。展望未来,寺庄镇将以这三个村的整治成果为起点,持续锚定“抓党建、强基础、惠民生”的核心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施策,深化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治理效能持续提升,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筑牢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