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野川镇沟村村占地600平方米的农机具库房刚刚完工,里面整齐停放了13台(套)崭新机械,成为村民们热议的焦点。这是沟村村今年农业服务项目购置的农业机械,即将投入农业生产,为村里的农耕事业注入“硬核”动力。


沟村村作为一个传统农业村,曾一度面临“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现实难题。农业劳动力短缺、生产效率有待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和村民收入的增长。为破局纾困,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两委”班子主动出击,结合本村实际,实施了农业服务项目,通过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破解生产难题,为产业振兴夯实基础。
此次购置的13台(套)机械,结合本村土地条件和主要作物类型科学选型。其中,大马力拖拉机作为“全能选手”,搭配有旋耕机、犁地机等,用于深耕深松和规模化土地整理;农用三轮车则为农产品运输、农资配送提供便利。这批“铁牛”的到来,将有效覆盖从耕作、种植到运输的关键环节。


在机械验收现场,村民们围着新机械满脸欢喜。“这批农机真是及时雨啊!”现场观看的合作社社员郭叔高兴地说,“以前春耕秋收,请人、租机器都是大开销,现在村里有了自己的服务队,以后种地成本肯定能降下来,效率也能提上去!”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难掩激动之情。
为确保这批机械能够持续、高效地服务于全村农业生产,村委初步制定了管理与运营方案,计划成立村合作社主导的农机服务队,采用“成本价+微利”的模式为本村及周边农户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农机作业服务。所得收益全部纳入村集体经济收入,除用于机械维护、油耗及操作员劳务支出外,结余部分将反哺于村级公益事业和乡村振兴建设,形成“投资-服务-收益-再发展”的良性循环。
望着库房里蓄势待发的“铁牛”战队,村党支部书记许永清抚摸着拖拉机崭新的机身,信心满怀地说:“我们将管好、用好这批农机,确保其真正成为乡亲们增收致富的‘好帮手’,成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引擎’!”
随着这批机械的正式“入伍”,沟村村的农业生产将迎来全新面貌。现村委已完成农机手的选拔和培训工作,接下来将进一步完善服务预约、收费标准和维护保养制度,让项目的效益最大化,为沟村村的产业振兴和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