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14058101245507XU308/2024-00071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发布机构: | 高平市司法局 | 成文日期: | 2024年05月21日 |
标 题: | 高平市司法局关于印发《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司法行政工作要点》的通知 | ||
发文字号: | 高司字﹝2024﹞3号 | 发布日期: | 2024年05月21日 |
高平市司法局
关于印发《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
司法行政工作要点》的
通 知
高司字﹝2024﹞3号
各股(室)、处、所、中心:
经局党组研究同意,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司法行政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文件要求,认真遵照执行。
附:2024年目标责任制清单
高平市司法局
(此件公开发布)
高平市司法局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司法行政机关认真履行“一个统筹、四大职能”,按照“以党的建设为引领,统筹全面依法治市,深化三项改革,做好五项重点工作”“1135”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依法治市办督促协调职能作用,在率先取得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的基础上,继续向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努力迈进,党的建设、行政执法监督、社区矫正、“八五”普法、公共法律服务、基层基础建设等各项主要工作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突出党建引领,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年来,局党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开展新时代司法行政机关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努力做到了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坚持“四下基层”工作法,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同时,紧扣“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核心任务,全力打造“旗帜引领、法惠民生”党建总品牌,各支部根据业务特点和资源优势,创建符合自身特色的子品牌,构建“一单位一特色、一支部一亮点”的党建品牌矩阵,通过做实做优党建品牌,持续提升党建工作质效。
机关党支部牢牢把握政治机关的根本属性,抓牢抓好政治建设,着力打造“政治建警、铸魂忠诚”党建品牌。
基层司法所党支部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将全体党员纳入“三级联动联调”机制,打造“勇于担当、共筑平安”党建品牌,力争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目标。
社区矫正中心党支部坚持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创建了“意高心平 舒心驿站”党建品牌,帮助社矫对象祛除心疾,开启心智,赋予心力,实现心愿。
公证处党支部坚持善为、敢为、甘为、真为“四为”理念,“零距离”为民服务,实现党性最强、作风最硬、品性最纯、服务最优“四最”目标,创建了“‘4+4’零距离”党建品牌。
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以法律服务为宗旨,依托丰富的法律资源,持续打造“法治为民、有我放心”党建品牌。
全局紧紧围绕“局党组-总支-支部-党小组”链条不断开展模范机关、清廉机关、文明机关创建活动,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注重落细落小落实,全力打造“政治清明、廉洁高效、担当务实、善作善成”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司法行政机关。先后涌现一批“三牛式”、担当作为、青年先锋等先进典型、集体和个人。
二、统筹依法治市,法治政府建设展现新进展
一年来,充分发挥依法治市办职能,统筹推进依法治市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法治建设工作机制,全面落实第一责任人履职清单和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制度,监督开展各单位常态化学法,有效提升了依法行政意识和水平。
扎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加强合法性审查工作,完善决策制定机制,出台了《高平市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办法》,进一步推进决策法治化水平。继续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探索试行行政复议案件“凡案必听”制度,在法律顾问出具法律意见书的基础上,积极听取申请人和被申请人观点,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全年,为全市重大合同、决策和文件出具法律意见书共计62份,提供法律意见建议181条,为21个立法草案及政府文件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建议。收到行政复议申请43件,办结38件。收到行政应诉案件126件,已审结123件。认真落实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出庭率达100%,有力保障了政府机关依法行政的良好形象。
三、行政执法监督,“一支队伍管执法”开辟新篇章
对行政执法进行监督指导,是司法行政机关重要职能之一。在新的《行政处罚法》赋予了乡镇执法权后,作为牵头单位2022年对乡镇综合执法改革进行了全方位监督指导,实现了“一个专班统筹、两大专业指导、三项工作机制、四个规范执法、五个统一保障”的“12345”模式。今年,为进一步深化改革举措,积极谋划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后半篇文章”,建立了市直单位包联指导乡镇对口援助机制以及《高平市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制度》等10项制度,形成“事前、事中、事后”三条监督链条,为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常规长效运行奠定了基础。
执法改革开展以来,司法行政部门运用“双随机、一公开”,利用“双月例会”“四不两直”等方式先后对九大执法领域和乡镇(街道)开展了7次案件评查、5轮随机抽查,出具监督通知书8份、监督意见书5份、监督提醒函13份,纠正执法不规范行为16起,责令纠正或改正违法行为192起,未接到行政相对人的投诉或举报,群众满意度达到98%。通过“事前+事中+事后”三重监督,构筑了“执法围栏”,有效杜绝随意执法、选择性执法、粗暴执法等问题。规范了执法行为,提升了治理水平,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得到省司法厅高度认可,晋中、运城及我市相邻县区先后组织乡镇(街道)综合执法队来我市观摩学习10余次。 《太行日报》《太行红叶》等新闻媒体都宣传报道了我市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典型做法。
四、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实现新跨越
“社区矫正管理局和社区矫正中心”(简称“一局一中心”)改革是司法厅实施社区矫正改革的重大举措。2021年,我局被确立为试点单位,先行先试。试点以来,我们迅速行动,积极谋划,精心部署,经过近两年的筹建谋划,从场地到队伍,从制度到机制,软硬件建设都初具规模,并着力创建了“意高心平 舒心驿站”工作品牌,建立了“1133”工作机制,秉承“五心”工作理念,运用“四心”工作方式,打造了具有高平特色的社区矫正工作体系。
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党建引领,新成立社区矫正中心党支部,为“一局一中心”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依托平台监管:运用“省一体化智慧平台”对在矫人员实时进行监管,做到“静知位置、动知轨迹、越界预警”,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精准管控。
三区分设运行:设立综合管理、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三个功能区域,每区域设置工作组,各组平时相对分工,战时协助配合,各履其责、有序运行,形成高效工作合力。
突出三大特色:具体做到三化,一是教育制度规范化。通过建立社区矫正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社区矫正对象奖励制度、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管理制度等8项内控制度,完善执法督查机制,实现了矫正规范化教育。二是教育内容精细化。运用“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的原则,按照矫正对象犯罪性质、职业、年龄、性别等不同情况分析研判,开展分类教育管理,打造了“2+2+N”的教育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管教育,实现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管”转变,让教育帮教不再“一锅烩”,实现了精准矫治。三是教育形式多样化。通过红色教育、警示教育、公益劳动、技能培训等对矫正对象开展心理矫治和行为矫正,有效改变社矫对象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实现了刑事惩戒、浪子回头、社会稳定的“三赢”局面,达到了管得好的效果。
2023年,全市在册社矫对象153人,无一人脱管、漏管。社区矫正“一局一中心”改革试点工作已按照要求高标准完成,等待省现场会召开。社区矫正中心被司法厅推荐为“全国社区矫正机构先进集体”。
五、“八五”普法,系列机制注入新内涵
为贯彻落实《中宣部 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范(2021-2025年)》,进一步提升普法效果,我局积极谋划创新普法举措。在出台“五长讲法”的基础上,今年又系统推出了四项普法新机制,形成了“抓领导的五长讲法、服务群众的敲门送法、律师专业团队的以案释法、正反两面的现身说法、全民参与的全民学法”普法新模式,全方位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形成全体公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全年共开展五长讲法110余次,《律师来了》节目播出18期,普法短剧播出5期;敲门送法走访15.3万户,现身说法开展8次,排查矛盾纠纷4万余次。2023年10月顺利通过“八五”普法中期验收,我市的做法得到考核组高度认可。
同时,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除在原有省级、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基础上,2023年又培塑5个晋城民主法治示范村,形成了一批从国家级到省级再到市级的民主法治示范村梯队,有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在炎帝文化苑建设宪法宣誓广场1处,在马村镇古寨村、唐西村,建宁乡郭庄村、东城办南李村等打造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10处。深入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培养了一批“看得懂法律、讲得出政策、用得通法规”的学法用法典型代表。截至2023年底,有民主法治示范村22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5个,市级14个,法律明白人1002人。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提供基层法治人才保障。
六、公共法律服务,“八+”模式呈现新亮点
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我局牵头制定了《以创建法治政府为抓手全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调研报告及五年行动方案,按照司法行政机关职能,不断总结完善经验做法,在队伍建设、服务体系、制度机制、成效检验等方面,创新推出了“专业+辅助、定时+常规、静态+动态、法援+矛调、线上+线下、研判+联动、跟踪+回访、通报+约谈”“八+”服务模式。
“专业+辅助”,实现了“多元立体化”的队伍结构;“定时+常规”,实现了群众对法律援助“全时空、全天候”的需求;“静态+动态”,实现了“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的承诺;“法援+矛调”,实现了“多件事,一次办”的目标;“线上+线下”,构建全时空的公共法律网络;“研判+联动”,实现了“内外运行机制”畅通;“跟踪+回访”,实现了“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最大化;“通报+约谈”,确保了各项举措落地见效。“八+”机制的运用,充分调动起了法律服务人员、司法所、基层村(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打通了工作开展中的难点卡点,有力的推动了惠民工程提质增效。
“八+”法律服务模式助推公共法律服务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被司法厅通报表扬。人民网、法制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省司法厅宣传中心来我市专题采访报道,该工作模式在全国、全省得到大范围推广。法律援助中心2起案例入选山西省法律援助中心案例汇编,2起入选中国法律服务网司法行政案例库。公证处1起案例入选山西省十大金融案例,《创新“信用承诺制”服务 公证便民暖人心》案例,入选2023年度全国信用承诺特色案例。
2023年,我市84名法律顾问共入村服务3761次,为村(社区)提供专业法律意见90次,开展法治讲座和普法宣传669场,协助处理信访案件34起,协助调解矛盾纠纷182起,法律顾问为当地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法律意见41条,直接参与村(社区)的涉法事务,协助起草、审核、修订村规民约和其他管理规定共176件,为村(社区)重大项目谈判、签订重要经济合同和其他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83件。全年法律援助受理案件704件,办理民生实事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案件574件,办结471件,较之任务数220件,完成率为214%。办理公证业务426件,参与司法辅助法拍房腾退证据保全3件,开展公证公益法律服务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活动148次。
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法律服务效能,积极延伸法律服务触角,创新开展了“一老”“一小”精准法律援助工作。让有需求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或家长就近享受法律服务。在原来9家企业(物流、超市)设立法律服务工作站,为企业提供综合性法律服务,进一步提升了法律服务效果。
七、基层基础建设,“枫桥式”创建开辟新路径
按照省司法厅创建“枫桥式”司法所(2022-2024)三年规划行动目标要求,局党组及早谋划部署,并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展创建工作。硬件方面,大力推进“一所一品牌”“一所一特色”建设,对13个司法所进行提档升级,合理布置功能区,改善办公环境,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目前,寺庄、东城、北城、神农等10个司法所正在创建“枫桥式”司法所,均已完成申报,正等待省司法厅验收。
软件方面,我局秉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理念,着力破解调解力量分散、多元调解动力不足的问题,通过重组资源构架、融合联调机制等方式,探索构建了“三三三+N”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积极打造“对内唱实,对外唱响”的一盘棋大调解品牌。同时,积极践行晋城市政法委、市公安局、市人民法院、市司法局联合推出的“三长会商”联动机制,推广“人民调解+N”工作模式,形成“叠加效应”。
2023年,我市各基层调解组织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累计28232次,走访排查户数23万余户,成功化解各类纠纷1966件。各基层调解组织共化解婚姻家庭纠纷225件,启动“三站三调”机制化解纠纷12件。我局的做法被晋城电视台《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晋城》专题采播,被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表彰为先进集体。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及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坚强领导,但更多的是广大司法行政干警辛勤付出和奉献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感自身还存在许多不足,距离组织要求和人民群众需求还有很大差距。比如:工作能力还需要再提升、理论学习还需要再加强、服务水平还需要再提高,这些都需要我们努力改进。
高平市司法局2024年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今年我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秉持为经济发展护航、为平安高平发力,为法治高平添彩的理念,扎实履行“一个统抓、五大职能”,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高平法治高平作出更大贡献。
一、坚持政治引领,坚定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
1.始终铸牢政治忠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以模范机关建设为抓手,突出“党建品牌”建设,打造过硬一流政治机关,强化意识形态建设,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不断推进党的建设与司法行政工作深度融合。
2.始终严明纪律规矩。开展清廉机关创建工作,加强廉洁从政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引导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依法履职、廉洁从政、廉洁用权。纵深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守住拒腐防变防线。
3.持续优化队伍建设。加强干部队伍结构管理,发现培塑先进典型,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水平。完善绩效考评机制,正向激励干部,表彰先进,引导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创先进、提能力。做深做实从优待警工作,不断激发司法行政队伍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的内生动力,增强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持续开展雅言诵经典晨读、人人登讲台、文化沙龙等活动,强化创先争优意识,打造新形象。
二、加强统筹协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工作
4.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制定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计划,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国家安全法等列入学习内容,年度集体学法不少于6次。完善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制度,督促各乡镇(街道)、市直各单位开展常态化学法。通过“八五”普法系列机制、新媒体、户外大屏等方式,多措并举,提升全市干部群众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知晓度。
5.谋划部署年度依法治市工作。研究制定《中共高平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高平市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工作清单》,安排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筹备召开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市委依法治市办第八次会议,督促各协调小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及时召开会议部署好、推动好本领域法治工作任务。督促各乡镇(街道)、市直单位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积极履职,落实好本部门法治建设工作任务。
6.扎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继续实施《高平市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的实施方案》,进行任务分解,明确分工,协调相关单位完成年度工作任务,为开展下一轮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打好基础。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制度,按时总结、上报、公示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做好2024年度全市法治建设督查考核工作。积极配合晋城市创建国家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三、突出依法行政,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7.扎实推进备案审查工作。全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严格执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公示制度,及时开展文件评估和清理工作,确保现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和备案审查力度,进一步提升规范性文件审核质量。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切实为政府重大决策、重大民商事行为等经济社会活动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8.深化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落实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要求,提升行政复议规范化水平。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完善行政复议办理程序,健全行政复议文书,充分发挥行政复议调解制度,完善“复调对接”,提高行政复议办案质量。加强和规范行政应诉工作,推动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着力提升行政机关正职负责人出庭应诉率,持续巩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成果。建立行政复议纠纷通报机制,加大对乡镇(街道)、部门行政应诉工作的指导督促,规范执法程序,进一步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行政争议。
9.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按照山西省《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5年)》要求,深入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开展行政执法公共法律知识和技能培训,全面提高执法人员法治能力和业务能力。开展行政执法案卷“大评查”活动,规范行政执法案卷制作,强化案卷评查结果反馈与监督。在应急领域组织开展专项行政执法监督,督促部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特殊行业和重点领域监管力度,强化综合监管模式,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加强乡镇(街道)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切实规范乡镇(街道)行政执法行为,提升乡镇(街道)行政执法效能。
四、弘扬法治精神,持续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10.深入推进全民普法工作。继续推进“八五”普法工作,推动“五长讲法、以案释法、敲门送法、现身说法、全民学法”活动走深走实。依托“法律七进”,广泛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其他重要法律法规。认真组织好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和“12.4”国家宪法日等大型宣传活动。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继续做好“八五”普法专题栏目“律师来了”,创新拍摄“法在身边”抖音短视频,扩大法治宣传和司法行政工作宣传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11.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工作。深化实施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工作。严格规范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积极申报创建省、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继续建设法治文化阵地,更新版面内容,结合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打造全新法治文化阵地。
五、践行法治惠民,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12.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深化“八+”法律服务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持续深入推进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为群众提供免费优质法律服务。继续在我市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聘请法律顾问,为各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
13.提升法律服务行业规范化水平。强化律师执业监管,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引导好、管理好、服务好律师队伍。深化“万所联万会”工作机制,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优质法律服务。构建法检司律“四方会商”机制,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落实律师与法官、检察官相互评议、相互监督机制,构建律师与法官、检察官良性互动的新型关系。
14.加强法律援助工作。持续优化“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做好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探索开展法律援助“市域通办”,实现由“最多跑一次”变为“就近跑一次”。全力延伸法律援助触角,扩大“公共法律服务点”、“青少年维权站”建设覆盖面,做实养老服务机构“公共法律服务点”、学校“青少年维权站”工作。探索在农民工聚集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业地或休息地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工作。开展法律援助案卷交叉评查和星级评选活动,提升法律援助案件质量。
15.深化公证服务工作。加快提高公证服务质量和公信力。扩大“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范围,进一步做实“免申即享”、“信用承诺”清单服务事项,创新拓展公证便民服务的渠道。将“免申即享”和“信用承诺”制度相结合,通过“免申即享”+“信用承诺”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公证法律服务。提升企业公证服务质量。加强与法院对接“终本案件”执行问题,参与“法拍房腾退”公证保全工作,破解法院“执行难”、“送达难”问题,促进公证服务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六、强化风险防范,维护和谐稳定社会秩序
16.扎实做好调解和安置帮教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进“三三三+N”多元解纷机制和“三长会商”机制,深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推进调解员队伍规范化建设。积极引导村级调解工作规范化运行,重点加强乡村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强化人民调解员队伍培训,指导村级调解员持续开展矛盾纠纷入户排查活动,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维护辖区的和谐稳定。加强安置帮教对象帮扶教育,认真落实《山西省安置帮教工作办法(试行)》,发挥安置帮教基地作用,并积极与人社局沟通对安置帮教对象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教育。
17.规范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及其实施细则,发挥社区矫正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强化与政法单位的沟通协作,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引深社区矫正“1133”工作机制”,完成社区矫正“一局一中心”工作试点。加大“一体化”平台应用力度,加强社区矫正档案管理,运用社区矫正教育基地和心理矫治,提升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水平。持续抓牢重要时期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工作,严防社区矫正对象参与重大刑事案件和敏感事件。
七、加强基层保障,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18.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坚持强基导向,继续推进“枫桥式”司法所创建工作,持续做好巩固深化,在提前超额完成三年创建行动的基础上,今年重点推进南城所、米山所的创建。扎实开展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提质增效。
19.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推进司法协理员制度试点工作,确保基层司法队伍稳定,实现“枫桥式”司法所不少于5人,标准司法所不少于4人的目标。积极发挥基层法治建设作用,聚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努力提供法律服务和坚强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