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规划纲要根据《中共高平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取向,明确政府的工作纲领,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市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指导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指南。
第一篇 “十二五”规划的现实基础和时代背景
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时期(2011—2015年),是我市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转型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必须抓住我市成为山西省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试点县等各种战略机遇,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我市所处发展阶段的特征,提出规划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努力开创转型跨越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史上极不寻常的时期,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效最明显的时期,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晋城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煤炭资源整合与企业兼并重组、重大自然灾害等困难,主动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大力实施“13458”科学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资源转资本、地下转地上”两个转移,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和煤化工基地县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质量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主要目标全面完成。先后荣获“全国县域经济中部百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全国和谐中小城市示范市”、“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市”、“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示范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市”、“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市”、“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市)”、“全国重点生猪养殖先进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第一节 “十一五”的主要成绩
一、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两位数的高幅增长。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4.5%,增幅高于预期目标,高于晋城市、山西省和全国增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88.5亿元,是2005年的6.4倍,年均增长45%;财政总收入32.6亿元,是2005年的3.78倍,年均增长30.5%;一般预算收入8.6亿元,是2005年的2.98倍,年均增长2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219亿元,是“十五”的3.88倍,年均增长2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9亿元,是2005年的3.25倍,年均增长2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853元,年均增长15.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40元,年均增长11.7%;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五年累计达10.3亿公斤,比“十五”时期增长7%。万元GDP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5%,圆满完成“十一五”期间能耗下降目标。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全省位次大幅前移,在中部百强中由2005年刚刚跨入百强行列提升至第31位。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工作中,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指数分别位居全省第五位、第二位。连续5年受到省政府的表彰,在晋城市处于领先地位。
二、新农村建设成果丰硕。强势推进新农村建设“八大工程”,积极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市,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围绕 “三种三养三加工”,发展壮大了生猪、果蔬、蚕桑三大龙型产业链。生猪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2010年生猪出栏达到120万头,是2005年的2.3倍,年均增长18%。江苏雨润高平新胜肉类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引进了神隆氏生物活性肽项目,进一步拉长了生猪产业链条。发展无公害优质蔬菜基地2万亩、果品基地2万亩、钙果2000亩、日光温室和春秋大棚5000余栋,建成厦普赛尔3万吨PET瓶装和1万吨浓缩果汁项目。开工建设佶利迩年产100万套丝绸丝麻服饰、金澜丝纺50万套服装加工等项目,带动桑园建设2万亩。新改建13所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一等甲级医院标准,实现了村村有卫生所的目标。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保持在95%以上,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市”的目标。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幼儿园建设和校舍安全工程,建成农村标准化小学136所,“六有”幼儿园144所,消除危房面积29.1万平方米,实现了校舍安全工程全覆盖。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五年共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486人。完成道路绿化600多公里,河道绿化50余公里,荒山造林3万亩,建设生态园林村100个。市财政补助资金4亿多元,实施户户通水泥路工程,完成硬化面积1150余万平方米,基本实现户户通水泥路目标。建成大中型沼气、秸秆气化站25个,户用沼气6000余户,供气户数达4万户。建成农村饮水工程195处,解决了275个村、14.6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张峰水库引水,杜寨、米山、釜山、章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成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深入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实施国家级小型水利重点县项目和粮食提升工程,农业生产的基础进一步稳固。完成1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建成445个新农村文化建设示范村、达标村,基本建立起市、乡、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全面实施“天网工程”,建设乡镇综治中心16个,村级综治工作室437个,标准化司法所14个,标准化警务室35个,警务联络站(点)520个,初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按照“两有三齐全”标准,为16个乡(镇、办事处)233个经济欠发达村的支村“两委”建设办公场所并配套相关设施,彻底解决了“两委”办公无阵地、党员活动无场所的问题。同时,对全市721名农村两委主干进行了集中培训,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我市不断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88.5亿元,比“十五”末增加74亿元,是2005年的6.4倍,年均增长45%。重点工业技改项目成效明显,维高水泥一期、泫氏铸业、丹峰化工、丹阳橡胶、昌平煤机、禾木佳矿山设备、采源反光材料、天坤低碳高铝刚玉、晋豫纺织等项目建成投产,福川制铁、福鑫铸管、唐一锂离子动力电池等项目进展顺利,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基本形成以煤炭产业为主导,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轻工食品为支撑的工业经济体系。积极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成功组建科兴能源集团,全市保留煤矿29个,产能提高到每年2700万吨。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民营企业增加值、营业收入、上缴税金分别达到93亿元、255亿元、12.5亿元,分别比“十五”末增长3.4倍、3.5倍和1.5倍,民营经济已经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 “半壁江山”。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全市工业完成技术改造投入7.7亿元,是“十五”期间的4.5倍;完成技术创新项目45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全市已有省级技术中心3个,市级技术中心3个,初步形成了社会化的产学研联合创新机制。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取得显著成效,兴高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省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企业。
四、第三产业长足发展。201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完成35.8亿元,比2005年增加15.4亿元,增长75.5%,是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发展最快的时期。编制实施了《高平市服务业发展规划》,建成君悦大酒店、阳光大酒店、长平商务会馆等大中型酒店,开工建设了高平大酒店、九龙国际大酒店、世纪大厦、银生大酒店四个星级酒店,提升了全市的接待水平和服务档次。实施 “万村千乡”工程和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农家店达到314家,汽车、摩托车、家电下乡补贴达1400万元。超市、连锁店等新型业态在农村大力扩展,房地产、信息咨询、中介和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同时,积极加大旅游开发力度,累计投资2亿多元,开发建设了羊头山炎帝文化旅游景区、大粮山景区、七佛山生态公园、长平之战永录遗址遗迹、丹朱岭工业安全旅游等旅游景区。
五、城镇功能日趋完善。“十一五”时期, 按照“一城五镇双百村”特色城镇化战略要求,对城市总规、控规进行了第三轮、四轮修编。先后建成世纪大道、神农路、北环路等主干道工程,完成100多条小街小巷硬化改造,城市道路总里程达105公里,人均道路面积达16平方米,基本形成了“五纵九横”的主干道路网络。建成市体育中心、职工文体中心、火车站改造等一批公共设施项目。全面实施了城市集中供暖供气工程,实现集中供暖100万平方米,集中供气6000户。建成城市第二水厂,供水普及率达到98%;建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污水处理率达80%;建成康华苑、丹河花园、金建都等多个规模住宅小区和一批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对丹河市区段进行了清淤、打坝、绿化、治污综合整治。市区新建9个小游园,开工建设了神农园、长平苑、南湖公园等,城市绿地面积达到335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33.5%。实施了街巷亮化工程,主要街道亮灯率达98%以上。组建了城市管理执法局、市容环境管理局、园林管理处,健全壮大了城管执法、市政环卫、社区管理、园林管护四支队伍。公交车、出租车投入运营,城市客运市场进一步规范。深入开展文明卫生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平安和谐城市等一系列创建活动,营造了“人民城市人民爱”的浓厚氛围。
六、改革开放不断扩大。深化改革方面,按照中央、省和晋城市的要求,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全面铺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按照“统一时间进度、统一政策标准、统一操作程序”的要求,对药材公司、造纸厂等84户国有企业进行了改制。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乡财县管乡用改革,率先启动国有资产投资收益改革,全面免征农业税,落实了“两免三补”政策。按照全省医药体制改革试点市的要求,市人民医院接受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的对口支援,基本医疗保障和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物零差率销售实现全覆盖,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产权得以明晰。扩大开放方面,在苏州农村干部学院举办多期培训班,对全市各单位负责人、部分国有和规模民营企业的厂矿长(经理)进行了系统培训,并组织全市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到发达和先进地区进行了考察学习,选派一部分乡镇长、办事处主任到余杭挂职锻炼。开办了高平大讲堂,邀请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到我市举办各种报告会。积极组团参加了港洽会、厦洽会、中博会、煤博会等招商引资活动,成功举办了首届高平市投资贸易洽谈会和高新技术项目发布会,共引进资金60多亿元。
七、社会民生明显改善。坚持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有机结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得到实惠明显增多。一是办为民实事工程。针对群众上学难、吃水难、出行难、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每年实施一批民生工程。先后新建和改造了举棒出境路、草芳至李家段、石河线、北固线、杨界线、礼夺线等县乡公路,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076公里。2010年,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由2005年的21.3平方米、28平方米增加到32.3平方米、32.96平方米;建成阳光浴室179个,解决了农民群众洗澡难问题。投入通讯建设资金1.3亿元,新建移动基站96个,新增程控交换网120个。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3.69万户,比2005 年增长47.9%,移动电话用户16.53万户,增长近一倍。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总额达210亿元,比2005年增长2.7倍,个人小汽车拥有量突破1万辆,增长2倍多。城乡居民在住房、旅游、汽车、教育等领域的热点消费迅速增长。二是科技创新深入推进。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88项,荣获省级农村技术集团承包奖5项,获得晋城市级科技进步奖8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5%以上。全省一流的“高平市种苗、新品种、新技术示范试验基地”和“高平市科普星火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形成了较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二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平职中升格为“高平市中等专业学校”。全市高考本科达线人数由2005年的500余名增加到了1113名。长平学子连续十年迈入北大、清华校园。五年来全市共培养初高中合格毕业生6.06万人。三是环境保护成效明显。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对饮用水源地进行综合整治,市区大气质量持续好转,市区内优于二级以上天数逐年增长,2010年达到354天,比2005年增加119天。四是劳动保障日益健全。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累计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4475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与就地转移92866人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共征缴各类社会保险费71388.26万元,发放各类社会保险金42405.5万元。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女工生育等五大社会保险工作机制全部建立。五是救助体系初步建立。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1亿多元,医疗救助累计发放救助金730.6万元,救助患病群众2103人次。新建乡镇敬老院10所,实现了乡乡都有敬老院的目标。“双服务”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第三次授予“双拥模范城”的光荣称号。人口与计生工作得到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以内。此外,残疾人保护、民族宗教、档案、市志、侨务、外事、人防、地震预防、气象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八、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与政治协商制度,人大认真履行职责,政协积极参政议政,人民当家作主得到充分体现。坚持依法治市方略,大力推进“五五”普法教育,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全民法治观念逐步增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村民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圆满完成了第三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和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换选率达到100%。完成了赵庄等四个村撤村建居工作。全市445个村委会健全了以“四议两公开”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重大事项决策制度。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功举办了全国钓鱼锦标赛、山西省象棋锦标赛、第一届全民运动会、政法武装运动会、职工运动会和老年运动会。通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以“爱高平、谋发展、讲卫生、促和谐,争做文明高平人”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激发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进取、奋力有为的昂扬斗志,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各级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第二节 “十一五”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总结我市五年来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两个转移”是我市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一五”期间,我们针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明确提出和大力实施了“资源转资本、地下转地上”的“两个转移”战略,规划建设七大经济区块,扶持组建六大企业集团,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和地面产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非煤产业比重显著提高,逐步形成多元转型格局,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实践证明,“两个转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毫不动摇、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就一定能够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既定目标。
二、“八大工程”是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十一五”以来,我市根据中央科学发展观和新农村建设“五句话”、“二十字”方针的要求,市财政累计投资15亿元以上,在全市农村大力实施了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八大工程”。通过坚持不懈地强势推进,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农村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城乡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实践证明,“八大工程”是我市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探索和成功经验,是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具体举措,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五个全覆盖”和晋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双轮驱动”战略的实际行动,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毫不动摇、一以贯之地加以推进。
三、项目建设是推动高平产业转型的重大支撑。五年来,我市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抓手和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引项目,优质高效建项目,激活民资上项目,精心策划谋项目,累计投资150多亿元,先后引进和建成了一大批煤化工、现代农业、冶炼铸造、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重点骨干项目,其中重点工业技改项目52项,投资过亿的10余项,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有力地促进了产业转型、财政增效、农民增收,为加快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六市联创”是改善高平投资环境、提升对外形象的重大举措。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市坚持把打造一流的投资环境作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坚强保障,深入开展“县域经济强市、精神文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平安和谐城市、一流宜居城市、富裕幸福城市”为主要内容的“六市联创”活动,通过大力推进“一城五镇双百村”特色城镇化战略,积极争创省级文明和谐城市、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省级平安和谐城市,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极大地提高了高平在全国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客商来高平投资创业,有力地推动了转型跨越发展进程。
五、坚持为民办实事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构建和谐高平的重要举措。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市委、市政府以“一号工程”为载体,每年选择一项事关全局、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作为主攻方向,每年都要确定为民办十件实事,五年累计投资10亿多元,先后完成了户通沼气、户通水泥路、饮水安全、乡村两级卫生院所、校舍安全工程、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劳动就业培训、乡村农村文化设施、两委活动场所、敬老院、阳光浴室、集中供暖供气等一批民生工程,有效解决了农民群众“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吃水难、住房难、就业难、文体活动难、养老难”等问题,广大农民群众越来越多地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实践证明,只有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坚持关注和改善民生,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六、“三考两推”是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提高政府执行力和落实力的重要手段。我们坚持把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保证,健全推行了理论考试、工作考评、年度考核和党委(党组)、群众“双向推荐”的“三考两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树立了“以项目论干部、以实绩论干部、以服务论干部”的选人用人导向,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我们深入开展了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干部作风的“两转”活动,教育广大干部牢固树立为纳税人服务、为群众服务的“双服务”理念,各级干部的执行力和落实力显著提升,形成了“心无旁骛干工作、不事张扬抓落实”的良好氛围,为加快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纪律、作风保证。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产业结构失衡的矛盾比较突出。“十一五”期间,我市产业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结构失衡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一产不强、二产不优、三产滞后的问题仍然突出。“十五”期末,我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7.0:58.3:34.7,到2010年底,调整为5.4:72.6:22,三产比重不升反降。从二产内部看,煤炭产业“一业独大”、产业单一、产品初级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煤炭产值占规模工业企业总产值的58.1%,提供税收占到财政总收入的75.7%,产业结构畸重的现象十分突出。
二是转型发展步伐较为缓慢。尽管我们按照转型发展、跨越发展要求,明确提出了“两个转移”战略,确立了“建设七大经济区块、组建六大集团”的发展思路,但由于受黑色思维定势的束缚,广大干部群众调产转产的意识比较淡薄,转型发展的积极性不强、方向不明确、氛围不浓厚。真正符合“两转”要求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项目建设的瓶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破解用地难、融资难等瓶颈问题的思路不新、办法不多,部分引进的项目迟迟不能落地,严重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制约了转型发展的步伐。
三是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社会保障救助体系不够完善,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弱势群体救助等保障水平仍然较低;教育资源不够均衡,受教育机会不够平等,偏远山区师资力量不够强、教学环境不够优,上学难、上学远的实际困难仍然存在;就医条件不够优越,乡镇卫生院和农村卫生所设备不够先进、医疗水平较低,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因病致贫现象时有发生;受煤矿企业关闭停产等因素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增大,农民就业增收面临较大压力。
四是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安全生产形势比较严峻,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存在麻痹松懈侥幸思想,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仍然是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信访稳定压力较大,一些突出的矛盾纠纷隐患仍然存在,一批信访积案还没有彻底解决,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加速,新的矛盾和问题还将不断产生。社会治安仍有盲点,群防群治力度不够,刑事案件时有发生,加强社会管理、建设平安高平的任务十分艰巨。
第二章 “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发展环境
“十二五”期间,我市面临的国际、国内和区域发展环境将发生巨大而深刻的改变,这些变化对我市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从国际环境看,以科技进步为主导的经济成长,和以绿色、低碳为基调的产业转型成为各国的基本竞争战略。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转移到经济与科技的竞争,越来越多的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化。高科技产业在经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并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绿色科技、低碳经济将成为新的热点。各国都试图将经济复苏与经济转型结合起来,减少“碳排放”(CDM),发展“低碳经济”,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制高点。
从国内环境看,“十二五”时期仍然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根本改变。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加速推进,产业调整和产业转型迅速展开,以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物联网将获得巨大发展。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将更加注重民生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医疗、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将逐步建立。区域竞争日趋激烈,产业转移不可避免,发达地区开始“腾笼换鸟”,相对不发达的地区要紧紧抓住产业转移的机会争相成为第一承接地。
从区域环境看,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我市接轨郑州、融入中原经济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从省内看,山西省被中央批准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在土地使用、资金扶持等方面享有更多的优惠政策,必将促使全省经济驶上快速发展的车道。从晋城市看,晋城市已经确立了 “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大跨越的战略目标,我市作为晋城的重要县市,也将在晋城发展规划中承担不可或缺的重任。
从我市情况看,经过几年的努力奋斗,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五年位居晋城市第一,在全省经济社会综合考评中发展指数位居前五名,发展水平位居第二,在全国全面小康建设成长型百佳县市评比中位居全国中西部50强县中第8位。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特色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 “十二五”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十二五”时期,我市将处于人均生产总值5000美元向10000美元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处于跨越式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将呈现出如下特征:
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增长期。目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加速向工业化中期转化的发展阶段。“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市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的第一个五年。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这将是一个经济增速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日趋活跃的重要发展时期。
产业转型升级进入活跃期。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市的产业结构将由过多地依赖煤炭化工等传统资源型产业向以食品加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服务等新兴产业共同拉动为主导转变;需求结构将由过多地依赖投资向以投资、需求协调拉动转变;要素结构将由过多地依赖物质性投入向以科技、人才、管理驱动为主导转变。
资源要素进入瓶颈制约期。高平是资源大市,但资源结构不尽合理,人均耕地面积仅1.28亩,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的10%左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十分有限。“十二五”时期,仍然是发挥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煤电化产业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与土地、水等要素资源短缺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随着气候变化等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倡导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的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对我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城镇形态进入加速变化期。“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市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关键时期,随着“一城五镇双百村”建设规划的深入实施,以及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城镇框架将进一步拉开,并呈现出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布局、中心城区与乡镇融合发展的态势,城镇体系将随之进入加速变化的新阶段。
社会结构进入调整期。“十二五”时期,我市的国民收入将进一步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增强,个性化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公民意识将进一步强化,多年来“重经济、轻社会”的发展思路将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注重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重视社会体系的培育、建设与发展,着力化解社会发展滞后的突出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一步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发展,将是我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方向。
第二篇 “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和奋斗目标
第四章 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 奋斗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牢牢抓住我省推进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紧紧瞄准“勇当晋城转型发展领头雁、争做山西跨越发展排头兵”这一目标,全力实施“16488”转型跨越发展战略,努力提升综合实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团结和动员全市人民,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实现“六市”新目标、再造一个新高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第二节 基本原则
推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必须切实把握好以下原则:
坚持跨越发展。按照山西省和晋城市对我市发展提出的要求,围绕建设“六市”新目标,勇于创新、大胆探索、鼓励竞争、加快发展,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上力争走在全省前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走在晋城市前列。
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方向,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推行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力争在我市经济总量不断扩张的同时,能源、资源消耗、污染排放水平等能逐步降低,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坚持特色发展。立足我市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实施差异化竞争,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工兴市、以市促工”战略,进一步做大做强煤炭、电力、煤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丝麻服饰、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特色工业;加快发展符合我市实际的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养殖业等现代农业。
坚持园区化发展。通过项目的集聚与发展,推动产业园区化,着力形成产业集群、优势突出的区域发展新格局。通过“龙头”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形成“龙型”产业的整合,借助“龙型”拉长并提升产业的技术链条和价值增值链条,从而形成“龙头企业—产业链条—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园区化发展模式。
坚持创新发展。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由主要依赖资源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上来,努力实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有机统一。
坚持共享发展。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在富民、惠民、安民上来,切实改善民生,推进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稳定,普遍提高城乡居民的富裕和文明程度,普遍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普遍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有机统一。
第三节 奋斗目标
“十二五”时期,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认真实施好“16488”转型跨越发展战略,不断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1”,就是突出一个总体要求,即:按照“勇当晋城转型发展的领头雁,争做山西跨越发展的排头兵”的总体要求,确保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力争一番半,各项主要指标继续在晋城市保持领先地位,主要工作力争进入全省前五名。
“6”,就是在完成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平安和谐城市、生态园林城市、一流宜居城市的基础上,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县域经济强市、文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一流宜居城市、平安和谐城市和富裕幸福城市。
“4”,就是全面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
“8”,就是努力做到“八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项目建设、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生态建设、改革开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政务环境建设。
“8”,就是经过今后五年努力,形成具有高平特色的新能源、新材料、煤电化工、装备制造、轻工食品、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现代服务等八大产业。逐步实现资源、产业、城乡建设的相互联动;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统筹兼顾。
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市煤炭产量稳定在4000万吨左右,焦炭产量达到200万吨;化工产品产量达到150万吨;铸件产量达到70万吨;锂离子电池产量达到3.6亿Ah,光伏太阳能产量达到500MW;丝麻服饰和床上用品达到100万套;饮料产量达到20万吨以上;出栏生猪达到200万头,生猪产业链条总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非煤产业占到工业比重的50%以上,第三产业占到GDP比重的36%以上。
第四节 主要预期目标
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十二五”末,我市地区生产总值确保比“十一五”末翻一番,达到35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财政总收入达到70亿元,年均增长16.5%,一般预算收入18亿元,年均增长1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650亿元,年均增长23.5%;粮食总产量达到22万吨;工业增加值达到185亿元,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5亿元,年均增长20%;财政对科技、教育、农业投入的增幅大于当年本级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增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年上涨幅度控制在3%以内。
经济结构预期目标:工业新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25亿元,年均增长28%,占GDP的比重达36%以上;全市总人口控制在50万以内,其中城镇人口达到27.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
民生改善预期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万元,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万元,年均增长1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以内;小学六年巩固率100%;初中三年保留率99%以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8%以上;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达到100%;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达标率100%;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50公里;城镇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城镇占人口20%的低收入者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农村占人口20%的低收入者收入增速高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6.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5.5平方米。
资源环境预期目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电耗比“十一五”期末下降16%;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平均耗水量达到上级指标要求,万元工业增加值平均耗水量下降16.3%;大气综合污染指数下降到1.8;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硫排放量比“十一五”期末下降10%,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十一五”期末下降9.13%,氮氧排放量比“十一五”期末下降12%,氨氮和烟尘排放量比“十一五”末下降1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污水处理率达到85%;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100%;耕地保有量达到61.95万亩;地下水位实现采补平衡;林木绿化率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年度造林合格面积率10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以上。
安全生产预期目标:杜绝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和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工矿商贸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到0.29以下。
第三篇 总体规划布局
第五章 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布局
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转型跨越发展战略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构想是:围绕“16488”转型跨越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实施经济区块、土地资源利用开发、城镇体系布局三位一体、统筹协调的整体发展战略。
第一节 经济区块划分
根据资源布局和发展现状及区位优势,围绕坪曲线和207国道“两条经济走廊”,全市划分为五大经济区和十个经济园区:
一、城市规划区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要全面完成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中心城镇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增强市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和辐射能力。
二、四大工业园区
“十二五”期间,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坚持以转型跨越发展为主线,依托区位、环境、资源和人文等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项目,引导各类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
1.中国高平煤电化产业园。位于市区西部的马村、原村、野川、南城等区域内,东西约4.2公里,南北约2.7公里,规划面积约1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共面积9.28平方公里。入园企业以煤炭、焦炭、水泥、化工、坑口电厂等产业为主,到2015年,形成年产500万吨煤炭、75亿度电、100万吨焦炭、132万吨尿素、20万吨甲醇、5万吨糠醛系列产品、100万吨水泥、500MW光伏太阳能等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工业增加值30亿元,上缴税金达到8亿元。
2.中国高平装备制造工业园。位于三甲镇范围内,规划面积约5平方公里。入园企业以焦电、铸管、汽车配件、煤机制造、矿山设备、特种材料等装备制造业项目为主,到2015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40亿元,工业增加值7亿元,上缴税金3亿元。
3.中国高平轻工食品工业园。位于长晋二级公路沿线两侧米山镇川起至河西镇常乐段境内,涉及米山、河西两个乡镇,规划控制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入园企业以饮料加工、肉类加工、猪血加工、丝麻加工、生物医药、饲料加工、反光材料等产业为主,到“十二五”末,形成年产30万吨饮料、15万吨冷鲜肉、150万套服装、100亿粒胶囊、50亿粒片剂、300万平方米反光材料和其它轻工产品50万吨的生产能力,工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工业增加值7亿元,上缴税金1.8亿元。
4.中国高平高新技术工业园。位于米山镇米东村以南米山镇境内,规划面积约4200亩。入园企业以锂离子电池、生物医药、现代中药、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到2015年,园区工业总产值50亿元,工业增加值8亿元,上缴税金3亿元。
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按照《山西高平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继续搞好“三种三养三加工”的产业链建设,重点抓好三个农业现代示范区建设:
1.寺庄生态农业示范园。坚持“生态农业镇”的发展模式,围绕建设“生猪、蔬菜、苗木、黄梨、蚕桑”五大基地的发展目标,大力发展生猪产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到2015年,园区将形成粮食生产能力200万公斤、生猪出栏20万头,新增设施农业1万亩,新增各种果树和桑树1万亩。
2.河西现代农业示范园。依托区域内的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加快推进生态养殖、特色种植、农副产品加工等协调发展,基本建成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成为高平最具影响力、最具带动力、最具吸引力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成为全省最具循环农业特色的现代示范基地。到2015年,形成粮食生产能力400万公斤、生猪出栏25万头、设施农业1万亩,形成循环农业发展园区11个,农副产品加工企业6个。
3.东部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位于高平市东部陈区、建宁、北诗、石末4个乡镇。重点发展“粮食、生猪、蔬菜、果品”产业,到2015年,建成一批标准化示范园和生产基地,推动东部4个乡镇成为全市重要的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物流基地、农业旅游观光基地。
四、现代综合物流园区
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交通、资源和产业等优势,依托商贸流通网络,形成“234”的现代物流园区格局,即:分别在永录东山、河西南陈铺建设两个综合物流园区;培育三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抓好蔬菜肉类批发市场、矿山机电和汽车配件市场、汽车销售和建筑装璜材料市场、建材市场4个城乡商贸市场建设,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
五、文化旅游经济区
文化旅游经济区由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展示园和5个4A级、5个2A--3A级以上景区、4个生态公园、3个休闲生态示范区组成。力争到2015年,全市接待游客达100万人次以上,门票收入1亿元左右,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文化产业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展示园。拟建于市区西部,占地100亩,分展馆、厂房、办公区三部分,主要展示高平民间美术、手工技艺,如:剪纸、面塑、刺绣艺术、根雕艺术、黑陶、手工挂毯、千层底鞋等。通过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展示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市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民俗文化产品形象,提高文化品位和国际知名度,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旅游景区。加大旅游景区建设力度,概算投资20亿元,积极创建4A级以上景区5个:羊头山景区、大粮山景区、丹朱岭工业旅游区、兴高低碳旅游经济开发区、赵庄煤业工业旅游区;2A—3A级5个:长平古战场永录遗址、开化寺景区、四明山景区、吉利尔潞绸文化产业园、卧佛山文化生态园;生态公园4个:七佛山生态森林公园、韩王山生态公园、长平公园、游仙山生态园;休闲生态示范区3个:林丰生态园、木甜岭生态休闲园、东岭农业观光园。
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
坚决贯彻国家国土资源政策,在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的前提下,优先保障重点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用地,积极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全面实现资源市场化管理和有偿使用。2015年耕地保有量达到61.95万亩(含退耕还林和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到55.23万亩。各项非农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7910亩,其中占用耕地不得超过6330亩。通过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补充耕地6330亩,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一、用地规划布局
交通用地。“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高沁高速和高平至晋城一级公路建设,同时抓好国省道连接线(三甲—浩庄)公路和南外环路建设,预计用地3760亩。铁路建设重点抓好太焦—侯月铁路连接线(高平—沁水嘉峰段)建设和西部铁路网络建设,预计用地1740亩。
独立工矿用地。独立工矿用地是指城乡居民点以外的工矿用地。“十二五”期间全市重点工业项目需占用土地约2682亩(含兼并重组后的煤矿新增用地和电力工业用地),其中科技创业工业园400亩,装备制造工业园400亩,轻工食品工业园950亩,煤电化产业园532亩,南陈铺物流园250亩,东山物流园100亩,文化产业园50亩。兼并重组后的煤矿新增用地和电力工业用地,要坚持节约用地、盘活存量土地、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特别要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探索用地置换、增减挂钩、矿业用地整合利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新机制,有效增加建设用地供给。
城市建设用地。根据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城市重点工程项目用地1260亩,其中:住宅建设用地460亩、公共设施用地100亩、公共建筑用地200亩、城市道路用地300亩、其它用地200亩。
水利用地。为缓解我市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在规划期内要搞好陵川磨河引水和供水网络建设工程,预计需用地50亩。
二、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的重点工程项目与布局
省级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工程项目与布局:土地整理项目5个,总面积6550亩,投资4700万元,可增加有效耕地1350亩;土地开发项目3个,总面积10500亩,投资1400万元,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1575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3个,总面积11250亩,投资1600万元,可以大幅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晋城市级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工程项目与布局:土地开发项目90个,可新增耕地5400亩;土地整理项目50个,可新增耕地1320亩;土地复垦项目10个,总面积1917亩。
我市土地整理重点项目与布局:我市土地整理项目均为旧村改造或整体搬迁类型,共27个,涉及寺庄、陈区、三甲、神农、原村、米山、河西、石末8个乡镇32个自然村,可整理土地1106亩。
第三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布局
全市兼并重组后的29座煤矿企业,全部实行机械化开采,“十二五”期间,煤炭开采回采率要达到75%以上。中厚煤层要达85%以上,厚煤层要达到80%以上。对兼并重组后的煤矿企业资源储量进行全面核实,并按照规定征收采矿权价款,全部实行有偿使用。2015年实现石灰岩矿石产量300万吨,建筑石料80万吨。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项目与布局
加快西部沟底煤田勘查和采矿权申请工作,以建设高标准现代化矿井为起点,使煤炭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有重点煤炭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高单井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化的高产、高效矿井。
根据国家批准的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规划,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大型矿井建设项目要与煤炭洗选、延伸加工、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同步实施,采取煤炭集中洗选、集中装运,使资源得到有效的综合利用。
二、矿产资源勘查的重点项目与布局。对神农、三甲、悬南水泥灰岩、米山镇粘土岩、高庙山纳米灰岩、狼臣圪嘴锰铁矿、牛山、后掌锰铁矿普查区、拥万至姬家庄一带、毕家院、双泉铝土矿等非煤矿产资源进行调查评价,对具有工业价值的矿产进行科学开发和利用。
第四节 城镇布局
按照第四轮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将我市定位于山西省重要的能源、煤化工服务基地,晋东南地区经济次中心,以轻工食品、商贸物流为主的生态园林城市。城镇体系采用“中心集聚、轴带组织、外围统筹、城乡联动”的城镇空间发展策略,形成“一主五副、八镇百村、三条轴带”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一主五副”指的是把中心城区发展成为市域村镇体系的主中心,把马村镇、河西镇、三甲镇、寺庄镇、米山镇五个重点城镇发展成为市域村镇体系的副中心。
“八镇百村”指的是引领高平市农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8个一般乡镇和10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三条轴带”指的是在村镇空间上引领发展的三条村镇和产业密集带,分别是依托坪曲线形成的一条东西向发展轴带、依托长晋一级公路、207国道形成的两条南北向的发展轴带。
第四篇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第六章 加快推进工业新型化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按照工业新型化的要求,坚持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全面实施“资源转资本、地下转地上”两个转移战略,大力发展煤电焦化、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轻工食品、现代服务业六大产业,推进我市工业经济实现战略性转型跨越。到“十二五”末,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19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0%以上,占全市GDP的5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现价产值达到330亿元,年均增长14.7%,增加值达到170亿元,年均增长13.9%。
第一节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1、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
按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要求,积极推进煤炭企业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工作,加快实施《高平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建设规划(2010-2012年)》,积极发展煤焦电化一体化项目,建设大型配煤中心,不断延伸煤炭、焦炭、化工产业链条,做精做细化工产业,进一步巩固传统支柱产业。到2015年,全市煤炭产量达到4000万吨,其中3#煤达到1700万吨以上,9#和15#煤达到2100万吨以上,形成200万吨焦炭、发电8.4亿度、157万吨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全市煤、焦、电、化产业总产值达到280亿元,增加值140亿元。具体抓好以下工作:
(1)建设煤电一体化项目。依托西部71平方公里煤炭资源,投资140亿元,开工建设1个年产500万吨大型煤矿及配套选煤厂,启动4×600MW坑口电厂建设,力争2013年开工,2015年建成投产。
(2)提升煤炭产业规模。全面完成29座整合矿井建设项目,不断提升煤炭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矿井建设估算投资88.45亿元,预计到2013年29座矿井全部达产,生产能力达2700万吨。其中,科兴集团下属矿井13座,产能1215万吨/年;煤销集团下属矿井13座,产能1215万吨/年;兰花集团下属2座,产能180万吨/年;青龙公司下属1座,产能90万吨/年。要求所有煤矿企业在进行矿井建设时,要配套建设相应的洗煤厂,同时兼并重组整合现有洗煤企业,使洗煤企业入洗能力全部达到60万吨以上,提高煤炭附加值和清洁率。此外,鼓励煤炭企业实施“两个转移”战略,多元发展、转型发展,大力发展地面产业,努力提高非煤产业比重。
(3)扩大焦电生产规模。总投资5.3亿元,完成兴高能源年产60万吨无烟煤炼焦、2×15MW余热发电工程、三甲焦电二期工程,全市焦炭总产量达到200万吨,余热发电8.4亿度,产值27亿元,增加值3.5亿元。
(4)做精做细煤化工产业。按照加粗加长产业链的思路,推进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煤化工转变。以合成氨、甲醇、醋酸等基础煤化工产品为原料,延伸发展煤细化工产品,其中重点发展有机硅和醋酸乙烯等特色精细化工产品。促进天脊中化、晋丰煤化、丹峰化工等企业发展精细化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抓好高平化工公司年产5万吨糠醛系列产品异地搬迁改造项目。在稳定尿素、甲醇现有产能的基础上,规划发展20万吨左右的精细化工产品产能,形成肥、醇、醚、烃及精细化工并举的产业链条。“十二五”末,全市化工产品产量争取达到157万吨,实现产值27亿元,增加值2.7亿元。
2、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
鼓励传统冶炼铸造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完善原有的冶炼—铸件—机加工产业链,积极发展煤机制造、精密铸造及其他机械加工产业,重点发展高铁、风电和汽车零部件生产等产业,努力实现整机装备制造。到“十二五”末,全市铸造产能达到70万吨,产值35亿元,增加值7亿元;机械制造业产值22亿元,增加值4.4亿元。具体抓好以下项目:
(1)泫氏铸管15万吨大口径离心球墨铸铁管和1万吨铸管件、泫氏铸业12万吨铸管项目。投资3.4亿元,新增生产能力28万吨,总生产能力达到43万吨,年产值达到24亿元,增加值4.9亿元。
(2)福鑫25万吨铸管项目。投资1亿元,新增生产能力10万吨,总生产能力达到25万吨,年产值达到15亿元,增加值3亿元。
(3)福川制铁30万吨汽车零部件项目。投资12.5亿元,形成30万吨水管车零部件生产能力,年产值达到25亿元,增加值5亿元。
(4)山西瑞鑫盛高性能ADI风电、汽车和工程机械零部件项目。投资2.68亿元,形成5万吨汽车零部件生产能力,年产值达到7.5亿元,增加值1.5亿元。
此外,抓好昌平煤机输送设备生产线、禾木佳矿山设备生产线二期、忠达煤机设备生产线等项目建设,促进企业由粗加工--精密加工、由单机制造--整机设备发展,推动我市铸造业向现代装备制造业转变。
3、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培育扶持力度,推动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做大做强。到“十二五”末,全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48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格局,努力建成全国光伏产业重要基地。具体抓好以下项目:
(1)唐一新能源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15亿元,形成3.6亿Ah锂离子电池,年产值14亿元,增加值2.8亿元。
(2)融高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年产500MW太阳能电池项目。总投资30亿元,形成500MW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年产值达到25亿元,增加值5亿元。
(3)浙江采源反光300万平方米反光材料。投资2500万元,再建三条生产线,形成300平方米反光材料生产能力,年产值3亿元,增加值6300万元。
(4)天坤特材年产6万吨低碳高铝刚玉。实现达产达效,形成6万吨低碳高铝刚玉生产能力,年产值达2.8亿元,增加值5800万元。
(5)蓝光电子500万只节能灯。投资5000万元,形成500万只节能灯生产能力,年产值4000万元,增加值800万元。
(6)丹阳橡胶5亿只安全套及医用卫生材料扩建项目。投资8800万元,新增5亿只安全套生产能力,年产值达到2亿元,增加值4000万元。
4、扶持壮大轻工食品产业。
依托米山轻工食品工业园区,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丝绸丝麻、服装服饰、饲料加工等产业,到“十二五”末,全市轻工食品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增加值10亿元。重点抓好以下项目:
(1)神隆氏年产5000吨生物活性肽项目。投资1.2亿元,形成2500吨生物活性肽生产能力,年产值达到1.5亿元,增加值3000万元。
(2)厦普赛尔年产10万吨果汁系列饮料加工和年产6万吨果脯扩建项目。总投资1.92亿元,总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年产值达到12亿元,增加值2.4亿元。
(3)山西兰花药业有限公司药厂搬迁项目。总投资50亿元,年产值20亿元,增加值4亿元。
(4)山西凯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饲料加工项目。投资8600万元,形成年产30万吨饲料生产能力,产值达到5亿元,增加值1亿元。
(5)森鹅-盟安服装公司年产4000吨针织坯布及900万件针织服装项目。总投资2.3亿元,年产值3亿元,增加值6000万元。
此外,抓好宇脯钙尔果脯加工、吉利尔100万套丝绸丝麻服装家纺、红萍服饰10万件羊毛衫、金澜丝绸纺织年产50万套服装、丰裕饲料一期年产18万吨颗粒饲料、乾元明胶等项目,不断提升轻工食品产业质量和水平。
第二节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以观念、体制、科技、环境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和创业基地建设为载体,以振兴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扩大社会就业为目标,打造“一个基地、两大工程、三大服务平台”,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到“十二五”末,全市新增中小企业6000—8000个,新增就业岗位50000个,民营企业营业收入达到300亿元,年均递增14.8%;增加值达到180亿元,年均增长14.1%;上缴税收25亿元,年均增长14.9%。
1、培育一个基地。本着“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原则,在米山镇规划建设占地200亩的创业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创业基地的滚动孵化功能,引导、示范和拉动全民创业,形成中小项目铺天盖地的格局。
2、实施两大工程。
(1)民营企业提升工程。以促进民营企业快速成长为目标,以产业导向和资本运营为纽带,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走集团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大力实施“5512”成长工程,即:培育5个10亿元企业,5个5—10亿元企业,10个1—5亿元企业,20个5000万元—1亿元企业,使全市5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总数达到40个,规模企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占全市民营企业总产值的50%以上。此外,争取兴高能源有限公司、新胜肉类有限公司、丹峰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创业板块或借壳上市,争创国家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省著名商标10个、省名牌产品10个。
(2)全民创业推进工程。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策扶持、典型带动,培育创业主体,激发创业热情,完善创业政策,优化创业环境,造就一大批自主创业者。大力实施“个十百千万”全民创业行动计划,每年培树1个创业示范乡镇,培育10个创业示范村,发展100个创业示范企业,发展1000个创业示范户,新增10000个劳动就业岗位。
3、搭建三大平台。
(1)搭建政策服务平台。要切实把中央、省、晋城市和我市扶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用足用活,根据创业需求,及时出台新的鼓励创业优惠政策,用政策引领民营经济和全民创业发展。
(2)搭建创业辅导平台。创新培训机制,拓宽培训渠道,更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创业者综合素质。积极为中小企业初创者提供策划咨询、项目筛选、登记注册等方面的“一站式”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
(3)搭建金融服务平台。积极组建小额贷款公司、政策性担保公司、互助式担保联盟等金融担保机构。鼓励社会资金、民间资本投入二次创业。建立风险补偿机制、融资激励机制和尽职免责机制,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良性发展。“十二五”期间,建设一个农副产品加工业担保商会,成立2-3个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行、1-2家民营担保公司,切实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第三节 坚持园区化发展
按照《高平市工业园区规划》要求,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管理机构,健全运行机制,不断提升工业园区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
1、完善基础设施。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提升园区水、电、路、讯、热、气等基础设施,不断提高承接大项目的能力。按照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合理确定环境容量,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建筑容积率和园区文化品位。“十二五”末,四大工业园区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垃圾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大气环境质量全面达到控制质量二级标准。
2、建立健全管理机构。进一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成立园区管委会及专门的协调服务机构,负责园区的规划建设、政策落实、资源开发、招商引资、项目引进、协调服务等事务。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开展政策引导、资金融通、创业辅导、技术支持、信息咨询、人才开发等服务,努力为园区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3、完善运行机制。要在土地、财税、金融、环保、技术、人才、审批等方面,研究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形成加快园区发展的“政策洼地”。进一步完善入园企业准入门槛、税收分配、考核考评等园区管理制度,完善园区运行机制。完善招商激励机制,建立一支熟悉项目运作、善于捕捉投资信息、精于商务谈判、公关协调能力较强的专业招商队伍。拓宽选才用人视野,下大力气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构建人才高地,为加快园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第四节 加快现代服务业进程
现代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要进一步拓展现代服务业的内涵与外延,采取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手段,促进服务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生活型向生产型转变,由自我消费型向外向服务型转变。到“十二五”末,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25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28%以上,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6%,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50%。
一、现代物流业
“十二五”期间,按照“大物流、大市场”理念,依托我市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国省道为主干线,县乡道为支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逐步形成“234” 物流网络格局。“十二五”末,物流园区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增加值达30亿元。
1、两大综合物流园区。南部物流园区以南陈铺车站和煤电化工业园区为依托,在河西镇南陈铺建设,为煤化工、焦炭、矿山设备、化肥等提供物流服务;北部物流园区以北环路和东山铁路专用线为依托,在永录东山村建设,为建材、水泥、钢材、木材、农产品、畜牧产品、日用化工、轻工业产品提供物流服务。要完善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并将信息网络、新型物流业态等现代化因素融入物流园区建设,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物联网、网络配送等网络物流业,真正使园区形成集货物集散、物流配送、流通加工、商品检验和物流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园区。
2、三个第三方物流企业。煤炭物流企业通过规范运输市场,整合煤炭运销企业,形成大、中型的煤炭物流公司,提高运输的专业化、高效化、规模化和信息化水平,降低物流成本;农副产品物流企业通过与雨润集团合作,发挥高平市的生猪等农畜产品优势,成立专业的农副产品物流公司,促进现有运输、仓储、代理、外贸、批发和零售企业的服务延伸和功能整合,不断满足用户多变的物流需求;日用品物流企业通过整合社会物流业,配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担全市的生活日用品配送,提升商贸流通企业服务能力和水平。
3、四个城乡商贸市场。以市场带动园区,建设蔬菜和肉类批发市场,矿山机电和汽车配件市场,汽车销售和建筑装潢材料市场,建材市场四个城乡商贸市场,实现专业市场与物流园区的互动发展。
二、文化旅游业
“十二五”期间,要继续以炎帝文化和长平古战场作为品牌支撑,整合现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古建筑及自然旅游资源,使旅游开发景点连片成区,不断拓展旅游业产业链条,真正形成旅游资源共享、旅游客源互流、旅游产业同兴的良好局面。
1、加快旅游景区建设。加大旅游业招商引资和民间开发力度,估算总投资20亿元,加快羊头山、大粮山、丹珠岭、长平古战场永录遗址、开化寺、七佛山、韩王山、四明山、寺庄生态、卧佛山等10个旅游景区建设,加速旅游资源优势、文物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变。
2、加大旅游产品营销。加快旅游商品开发,将上党梆子戏、高平剪纸、刺绣、秧歌、鼓书等民间文化遗产同特色旅游业有机结合,丰富旅游产品开发内容。定期举办旅游产品推介会,积极搞好炎帝文化节、七佛山蝴蝶节、寺庄梨花节等重大节庆活动,并以炎帝公祭活动为载体,大力发展体育经济、节赛经济,提高我市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加强文物保护开发。完善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注重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性开发,着力抢救、重点保护一批历史文物遗存,充分发挥历史文物的文化和旅游价值。建设高平特色的国家三类博物馆,对文物进行收藏和展示。积极申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力争使我市国保单位达到20处、省保单位20处、晋城市保单位30处、高平市保单位30处。
4、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环节,完善旅游产业配套服务。创造高平风味餐饮品牌,打造南北特色小吃一条街,加快建设世纪大厦大酒店和高平大酒店两个四星级大酒店,提升银生大酒店和九龙大酒店的星级档次,不断满足游客的休闲娱乐需求。
三、商贸流通业
“十二五”期间,要规范引导全市商业网点建设上规模,提升商业服务功能,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结构优化的市区-乡镇-农村三级商贸网络体系。
1、市区商贸网络体系。采取组团式空间布局模式,形成“双心多点”的城市商业布局结构。“商业中心”由长平街西部、建设路北部以及泫氏街西部组成,以长平购物广场、百货大楼、红旗商场等国有商贸企业为主,以博美电器城、红旗家电城、永兴家私等商贸企业为辅,规划建设古城路步行街、建设北路服装和体育用品精品步行街、丹河路家装厨卫一条街、泫氏西街家电电脑一条街、泫氏东街通信产品一条街、泫氏东街东段家具灯饰一条街和龙渠村汽车配件维修一条街7条特色商业街,实现连锁超市、名牌专卖店、折扣店、便利店、百货店、购物中心等多种商贸新型业态的并存发展;“商务金融中心”由丹河路以西、康乐街以南地段组成,集中打造金融商务、写字办公、餐饮娱乐片区。
2、乡镇商贸网络体系。加快乡镇商业发展,积极推进河西、马村、寺庄、三甲、米山等商业中心建设。依托各乡镇已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粮油、农副产品、农资等特色专业市场。
3、农村商贸网络体系。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村的网点配送功能,有效提高民营商贸企业下乡积极性,形成以连锁超市、农业生产资料为主体的农村商贸网络体系,促进农村商贸市场繁荣发展。
四、金融服务业
进一步扩大金融部门的经营范围和信贷规模,加强对骨干企业、优势产业和大型项目信贷支持,加大对农业、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服务农业的作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鼓励其他商业银行在高平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引进风险投资公司,有效拓展投融资渠道。积极发展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积极推动企业集合债券发行工作,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推进生猪期货市场可行性研究,定时发布全国性生猪价格指数的动态变化信息。同时,要加快保险、租赁行业发展,全面提高保险、租赁行业服务水平。
五、信息服务业
要以全面提升信息服务业对经济社会的支撑能力为目标,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方向,以网络建设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加快我市城市信息主干网建设,继续完善现有光缆传输网、固定电话网和移动通信网,积极推动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突出信息服务业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物联网服务,运用信息服务来改造传统的商贸物流产业,引导鼓励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初步建成覆盖全市煤矿、物流、旅游、环保、远程教育和医疗、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治安等社会各领域的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高速信息服务网络,基本构建起合理、高效、综合的信息服务体系,全面打造“数字高平,信息高平”。
六、其它服务业
培育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断提升我市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推进工业向品牌、渠道、研发和售后等“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强化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企业的支持力度,在信息-知识-技术这一平台上,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将我市制造业价值链的各个生产环节连结起来,提高工业运行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同时,还要发展农业性生产服务业,建设好我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农业信息服务,气象服务,农业综合培训及人才创业实验,农产品及动植物检验检疫,土壤检测检验,农业新技术推广等一系列服务。通过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一二三产业互动发展、融合发展、协调发展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从而不断调整优化我市的产业结构,提升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争取到“十二五”末期,在全市基本形成与工农业相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工农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10%以上。
扶持发展物业、社区、家政、保洁、保安和社会化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以方便居民生活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市、街道、居委会社区服务需求与供给信息联网。建立家政服务网络中心,重点扶持2-3家规模较大、实力较强、诚信度高的家政服务公司。促进物业管理的社会化、专业化,扶持组建2-3个规范化的物业管理公司,努力创建一批示范型、样板型小区。推动社区商业建设,重点发展早餐店、大众浴池、社区便利店、标准化“放心菜”市场、再生资源回收站等便民网点。
第七章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开展农业现代化建设,引领传统农业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新兴农业产业,继续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八大工程”,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全面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第一节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按照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要求,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的目标,加快科技创新与转化,推进农业的结构调整,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到201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40亿元以上,增加值2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80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000元。
一、着力优化农业产业布局
根据我市农业发展战略布局,在“十二五”期间,要按照集中资金、连片开发、综合治理、全面发展、突出优势的要求,着力优化我市农业产业布局,重点建设寺庄生态农业示范区、河西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东部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努力打造粮食核心产区、蔬菜主产区、小杂粮和干果经济林产区、生猪养殖区、蚕桑种植区、梨果主产区、农产品加工区等多个突出高平特色和优势的农业主导产品,形成结构布局合理、资源配置优化、功能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区域化农业布局。
二、巩固粮食基础产业
以保障粮食安全和有效供给为重点,以粮食高产高效为目标,紧紧围绕“完善田间基础设施、提升耕地土壤肥力、强化技术支撑能力”三大任务,集约项目,集成技术,推进粮食标准化示范园区和生产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引进和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和品种,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确保粮食安全。“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以中东部为主产区的30万亩玉米基地、以中西部为主产区的10万亩优质小麦和5万亩优质小杂粮基地,打造13个粮食生产优势区。到2015年,全市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000万公斤,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5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2亿公斤以上。
三、做强做优生猪产业
以扩张总量、扩大优质生猪比重为重点,全面实施优质生猪基地项目建设,注重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加强现代生猪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对现有的凯永、华康、正易、融生等万头以上养殖龙头企业进行现代化改造。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对现有年出栏5000头以上规模养猪企业进行升级改造,重点扶持鼓励小规模的农户养殖,新建一批不同规模的生猪标准化养殖场、户,带动广大农民增收。“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建万头以上规模猪场10个,5000头以上25个,千头以上80个,百头以上1000个,新增养猪规模60万头以上。到2015年,确保全市生猪出栏达到170万头,力争达到200万头,生猪产业产值突破20亿元。
四、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以设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和生产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全市设施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特色化”发展,实现全市设施农业产业的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的跨越式增长。充分利用张峰引水工程、西部供水网络以及小型水库、小泉小水、煤矿废水等水源条件,建设16个设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含综合示范园),具体为寺庄3个、河西2个、野川2个、建宁2个、三甲2个、原村、马村、永录、米山、北诗各1个。“十二五”末,全市以日光温室和春秋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面积发展到6万亩,其中,日光温室比例不低于60%,以蔬菜为主的设施农产品年产量达到3亿公斤以上,产值达到6亿元以上。
五、壮大优势特色产业
继续发展特色果业,积极扩大黄梨、苹果、钙果、薄皮核桃等优势特色水果、干果生产基地,注重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做强品牌。规划寺庄、神农、野川为“黄梨生产优势区”,北诗、原村为“苹果生产优势区”,永录为“钙果生产优势区”,野川、神农、北诗、建宁、马村和原村为“核桃生产优势区”,新建改造水果、干果、蚕桑标准化示范园15个。稳步扩大蚕桑种植业,打造北诗、石末、河西、马村、原村、野川、寺庄、永录等8个蚕桑生产优势区。积极发展鸡、兔、牛、羊等优势特色养殖业,有条件的地方适当发展水产养殖。以推广改良品种、提升精品加工、争创优质品牌为重点,做精小杂粮、薯类种植业。着力培育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借助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适度开发利用农业观光旅游资源,并与自然、人文、古迹等旅游资源有机结合,打造特色鲜明的农业观光旅游项目。
六、建立健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立公益性服务体系为主导、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主体,方便快捷、高效、有力的现代农业支撑服务体系。
1、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依托高平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整合资源要素,加快构建市有中心、乡有站、村有员的市乡村三级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多方面的科技、人才、物质和信息服务。
2、科技培训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依托园区建设、现场培训农民、强化技术指导、推动连片发展”的模式,在标准化示范园区,开展农业科技培训,配备服务设施设备和人员,充分发挥示范园的带动、辐射功能。
3、市场与信息体系建设。建设店上农贸市场、寺庄果蔬市场、野川农产品市场、马村蔬菜市场、河西农产品市场、建宁蔬菜市场和农业信息网络,构建运行高效的农业市场与信息体系。
4、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积极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鼓励和支持合作社向加工、流通等领域发展。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等形式流转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第二节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增加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坚持城乡统筹,深入实施“八大工程”,积极开展经济强村、文明卫生村、生态园林村、平安和谐村、文体模范村、党建先进村“六村”联创活动,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富民工程。按照“三种三养三加工”的思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拉长加粗三条龙型产业链,带动农民稳定增收。生猪产业链方面,“十二五”期间,新胜肉类要达产达效;神隆氏生物活性肽、中洲凯凯9万吨饲料、丰裕饲料等项目建成投产,不断提升带动辐射能力,增加生猪产业效益。果蔬产业链方面,抓好厦普赛尔年产10万吨果汁系列加工和年产6万吨宇脯钙尔加工项目,发展5万亩果树和6万亩设施农业。蚕桑产业链方面,抓好吉利尔100万套丝绸丝麻服饰家纺、红萍服饰10万件羊毛衫、金澜服饰50万套服装生产项目,带动蚕桑产业发展,2015年全市蚕桑面积达到3万亩。同时,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因地制宜,不拘形式,不限规模,全民创业,实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加强农民技能培训,通过劳动转移引导性“阳光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引导农民向大中城市发展,外出务工增收。
健康工程。按照全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的要求,进一步健全覆盖全市乡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大力推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13个乡镇卫生院和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标准化水平。搞好村级卫生所标准化建设,使所有村级卫生所全部达到甲级卫生所标准。加强乡镇卫生监督站建设,分区域设立6个卫生监督站。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到98%以上;规范和完善统筹补偿方案,逐步推行门诊和住院双统筹,扩大农民总体受益面。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医师基本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村卫生所医生基本达到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卫生监督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持续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整体卫生水平。
希望工程。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在财政投入、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着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全面实现“一个乡(镇)1-2所初中,若干所中心小学”的优质教育大格局。大力发展农村幼儿教育,实现“3所市直幼儿园、16所乡镇中心园和若干所单办园及混合办班”的办园格局,满足所有适龄幼儿入园需求。以农村教师队伍和市区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健全完善城乡学校间、强弱学校间教师合理双向流动机制,进一步开展“送教下乡”、“联片教研”等活动,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
生态工程。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为重点,以加快山上治本与身边增绿步伐为抓手,不断优化区域生态环境,提高区域生态质量。重点抓好“一带三圈七线”山、水、田、路相结合的生态网络体系,“一带”是丹河及支流绿化带;“三圈”是城区园林景观圈、川区农田景观生态圈、山区森林生态防护圈;“七线”是晋长高速公路、高陵高速、高沁高速、长晋公路、207国道、曲坪省道、高晋一级路等7条绿线。到2015年,全市小康生态园林村达到200个,对13个乡镇所在地进行高标准绿化,完成丹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2.4万亩,干果经济林基地2万亩,荒山造林8500亩,碳汇造林5000亩,省级丹河流域湿地公园2000亩,通道造林4000亩,铁路沿线荒山绿化2000亩,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15万亩。
户通工程。统筹做好农村“两供”工作。一是加大沼气供应。建设大中型秸秆沼气工程20处、大中型粪便沼气工程60处、小型户用沼气工程3000户、农村能源服务站15个。到“十二五”末,全市新增各种沼气和气化用户2万户,沼气和气化用户总量达到6万户,占全市总农户的55%以上。二是实施农村“供暖”改造工程。积极探索和改造农村炉具,采用3号煤和9号、15号煤配合制作煤球的办法,解决农民群众冬季取暖问题。此外,实施饮水安全工程,采取寻找新水源、集中供水外延、增设净化设施等措施,解决130个自然村,11.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及时解决新出现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快户通水泥路建设进度,全面完成120个村的扫尾工作,实现户通水泥路全覆盖。
创建工程。继续实施“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完成212个农家书屋建设,实现“农家书屋”工程行政村全覆盖。贯彻实施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积极争取利用国家体育彩票公益金,加快“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实现乡镇(街道)全民健身活动广场全覆盖,加快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创建工作,建立完善市、乡、村三级社会化群众体育网络和管理体系。实施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工程,全面实现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坚持开展“文化下乡”、科技下乡活动,完成送戏5000场,送电影5万场,送书10万册。
平安工程。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严格公正廉洁执法,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加强重点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认真关注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落实领导下访和信访包案制度,及时发现、研究、化解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及早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积极开展“六五”普法活动,努力提高全民法治意识。深入开展平安和谐城市创建工作,力争建成全国平安和谐城市。
强基工程。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综合功能提升工程,加快全市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维修、改扩建及必要的办公设施购置,到“十二五”期末,全市所有村、社区组织全部按照“三室一点十有”标准实现综合功能配套。按照“四议两公开”的要求,全面落实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的村民自治制度,进一步规范村级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程序,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和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大力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十二五”期间,使村级组织的管理服务功能和开拓创新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全市村民自治模范乡(镇、街道)达到90%以上,村民自治模范村达到80%以上。
第八章 加快推进市域城镇化 统筹城乡发展
按照“15811”的特色城镇化战略要求,通过实施中心集聚、轴带组织、外围统筹、城乡联动的城镇空间发展策略,以规划为先导,以产业为支撑,以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提升品位,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马村、河西、寺庄、米山、三甲5个重点城镇为支撑,以野川、神农、陈区、北诗、原村、建宁、石末、永录8个一般乡镇为补充,以10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100多个经济薄弱村为基础的特色城镇化格局。到“十二五”末,市域总人口控制在50万人以内,城镇人口达到27.5万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
第一节 大力提升中心城区功能
“十二五”期间,要针对我市城市功能不健全、不到位的现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完善中心城区功能,积极参与上党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的分工和产业转移,将市区打造成为文化特色鲜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综合实力和较强辐射能力的组合型现代化新城。到2015年,市区人口规模达到16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16平方公里。具体要集中力量,筹集资金,总投资100亿元,抓好六大城市建设工程。
一、道路工程
依托“五纵九横”的城市主干道路网络,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投资14亿元,新建城市道路32公里,新增道路面积150万平方米,市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20平方米,道路网密度为8.5公里/平方公里。
1、新建道路(7条):锦华街、凤和街、南外环、河东路、米赵路、滨东路、金峰路。
2、延伸道路(7条):南内环西延、世纪大道南延、建设路南延、新建路南延、神农路延伸、丹河路延伸、育英街东延。
3、改造道路(9条):友谊西街、长平街中段、泫氏街、新华街拓宽、新建路拓宽、建设南路、丹河路、育红街、育英街。
4、桥梁建设(3座):新建长平西街跨太焦铁路桥和康乐西街跨铁路桥,改造长平桥。
5、小街小巷改造:结合“双供”工程,改造小街小巷面积约20万平方米,实现市内所有街巷全部硬化。
二、城市配套设施工程
重点抓好供水、供气、供暖、车站、停车场等公共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十二五”期间,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工程总投资12亿元,通过完善城市功能,实现城市供水普及率100%,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100%、供气普及率90%,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以上,电力、电讯、市场、停车场等设施基本配套。
1、城市供水:对第二水厂进行续建达标,日供水能力达到4万吨,改造城市供水管网60公里,水质合格率达到100%。
2、集中供热:在市区南部建设2×60MW热源厂一座,建设换热站45座,建设配套管网40.6公里,实现集中供热面积400万平方米。
3、集中供气:建成供气站4座,建设配套管网43公里,实现供气3.4万户。
4、污水处理:完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扩建改造,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5万吨;新建日处理能力3万吨污水处理厂1座,配套污水处理管网39公里;新建1座日处理能力为2万吨的中水回用再生利用设施。
5、垃圾处理:建成日处理能力300吨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场1座,日处理能力100吨的垃圾转运站3座,日处理能力80吨的粪便无害化处理场1座,公厕垃圾房一体化设施32座。
6、停车场:在市区新建公共停车场13个,公交停车场1个。
7、广场:在神农路与新华街交叉处新建市民活动广场1个,对长平广场进行改造。
8、市场:建设蔬菜批发、建材和装饰装潢、小商品批发、汽车销售、农产品交易、旧货交易等专业市场10个,新建小吃市场两个、物流送配中心两个,使马路市场入场经营率达到85%以上。
三、公用服务工程
概算总投资4亿元,新建城市规划展览馆、游泳馆、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幼儿园和第六中学等公共设施工程,完成医药卫生大厦、国土大厦、图书大厦、档案馆、市委党校综合楼、公安局综合科技楼、人民银行发行库、法院审判法庭、检察院办案综合楼、广播电视演播大厅等一批公建项目。
四、园林绿化工程
围绕2011年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十二五”末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的目标,大力实施河道景观建设、公园绿化、道路绿化、庭院绿化等工程,不断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到“十二五”期末,城市绿化总投资达到10亿元,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9.8%,绿化覆盖率达到41.4%,人均公共绿地达12平方米。
1、公共绿地建设:完成丹河市区段河道和景观工程、长平公园、南湖公园、神农园、市区10个小游园建设,新增公园绿地13处,逐步构建起分布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管理先进的城市公园体系,完善现有公园、景点基础设施,满足市民休闲健身需要。新增绿地面积40万平方米。
2、道路绿化建设:完成锦华街、神农路北延、神农路南延、南内环西延、世纪大道南延、坪曲线改造等新建道路绿化工程。
3、单位庭院及居住区绿化:新增庭院绿化先进单位37个,居住区绿化先进单位12个,新增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
4、风景名胜区建设:继续加大大粮山风景名胜区、七佛山森林公园建设,新增绿化面积25万平方米。
5、防护绿地建设:完成市区周边防护绿化,重点搞好北外环、长晋一级路及东环路防护绿化林带建设,新增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
6、生产绿地建设:完成1000亩生产绿地建设。
五、安居工程
加快住房建设,同步推进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商品房、拆迁安置房建设。“十二五”期间,计划总投资40亿元,新开工住房建设2万套、190万平方米,其中新区建设100万平方米(其中以中小户型为主的普通商品房69万平方米,限价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30万平方米,廉租住房1万平方米),旧城改造建设90万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6平方米。分期建设10个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集中居住小区,逐步解决住房难、住房贵问题。
六、旧城改造工程
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十二五”期间概算总投资20亿元,完成1平方公里的旧城改造任务,推进市区城东、城北、城南、小北庄等片区改造步伐,改善老城区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综合开发建设路、神农路两侧沿线地块,重点整治和改造古城路、新建路、丹河路、金峰东路、金峰西路、铁西路两侧等街区,继续推进老住宅小区的整治和城中村的改造。完成龙渠、桥北、圪塔等城中村改造。
“十二五”期间,要把城市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认真处理好“长”与“短”、“同”与“异”、“新”与“旧”、“普”与“特”、“管”与“放”、“高”与“低”、“大”与“小”、“粗”与“细”、“人为”与“自然”、“现代”与“历史”等十大关系,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力争通过几年努力,真正把高平建成绿色的世界、现代的世界、文明的世界、和谐的世界。要强化规划理念,完成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审批,完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编制城市建设各项专项规划,高水平编制重点街区控规和修建性详细规划,重视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要创新体制机制,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放大作用,探索建立投资基金、投资公司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要健全完善制度,加强对建筑市场、工程质量、房地产、拆迁、物业等行业的管理。要规范执法,加强市容秩序、交通秩序管理,规范门面户外广告设置。要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步伐,引入竞争机制,走专业化、市场化的道路。要大力宣传城市管理法规,提高市民素质,努力形成人人关心城市、爱护城市和自觉维护城市管理法规的意识,营造健康、文明的城市氛围。
第二节 全面铺开“五镇”建设
“五镇”在“15811”特色城镇化战略中处于中心环节,“五镇”建设能否顺利推进,已经成为我市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的关键。
一、马村镇
作为我市西南部的中心城镇,要重点发展煤炭及煤炭加工、炼焦、建材、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等产业;城镇建设向南拓展,加快交通道路、城镇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及公共服务体系等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到“十二五”期末,镇区人口达到3.2万人,人均建设用地按照130平方米/人进行控制,用地规模约4.16平方公里。
二、河西镇
作为我市南部的中心城镇,要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镇域东部形成以薯类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基地;镇域中部形成以煤炭、建材、农副产品加工、花卉、旅游等产业为主的综合经济区;镇域西部形成以小杂粮为主的商品粮基地,同时要率先发展物流产业;镇区主要向东和北方向发展,加强与市区的衔接,发挥便捷的交通优势,加快全镇快速发展。到“十二五”期末,镇区人口达到3.2万人,人均建设用地按照130平方米/人进行控制,用地规模4.16平方公里。
三、米山镇
作为东部中心城镇,要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镇域东北部形成生态绿色农业经济区,培育和种植特色绿色农作物、蔬菜和中药材;镇域东北部依托唐一新能源公司,形成新能源建设基地;镇域中部依托米山镇区发展蔬菜种植、生物医药、旅游业为主的综合经济;镇域南部形成养殖畜牧专业区。镇区主要向西和南部发展,利用良好的区位及交通优势,加强与中心城区的呼应发展,为市区的对接发展留足空间。到“十二五”期末,人口达到2.2万人,人均建设用地按照135平方米/人进行控制,用地规模约为2.97平方公里。
四、三甲镇
作为东北部中心城镇,要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尽快形成煤、铁、焦、机一体化的产业体系。镇域中部以发展综合性工业为主,镇域西部发展种桑养殖,镇域东部发展煤炭产业、苗木花卉产业。镇区空间发展主要向南推进,逐步将三甲南、三甲北和圪旦村融为一体;控制镇区向东部发展,尽量避免跨越207国道。“十二五”期末,镇区人口达2.1万人,人均建设用地按照120平方米/人进行控制,用地规模约2.52平方公里。
五、寺庄镇
作为西北部中心城镇,产业以现代农业及食品饮料制造业、煤炭采掘、旅游和商贸服务业为主。发挥传统农业优势,继续加快建设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区;发挥煤矿企业带动作用,发展综合性服务业;围绕生态休闲、历史文物古迹,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镇域空间发展主要沿东西方向以内生式发展为主,东部发展至煤矿铁路专线。“十二五”期末,镇区人口达到2.8万人,人均建设用地按照120平方米/人进行控制,用地规模约3.36平方公里。
第三节 推动农村人口城镇化
在“十二五”期间,按照加快城乡一体化和特色城镇化进程的要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十二五”末,全市城镇化率力争达到55%。
一、加强城镇配套建设
“十二五”期间,要按照五个中心镇“七个一”、其他乡镇“六个一”的标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成13个乡镇所在地的康居住宅小区、标准化中学、标准化卫生院、旧村改造、自来水厂、垃圾处理厂和公园建设。通过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公共服务水平,增强产业集聚能力,使小城镇成为经济强镇和县域副中心,实现人口、资源的集中和产业的集聚,从而有效地解决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问题。
二、加快撤村并村步伐
以规模化集中发展为方向,以中心村作为农村居民点,实施“以矿兴村、以企带村”的发展模式,对农村居民点进行精简。对于经济基础好、人口规模大、交通区位便捷的村确定为中心村,全市共规划建设100个新农村示范村,加快建设100多个经济薄弱村、34个城中村和32个镇中村;对于压占煤炭资源、人口规模小于500人、处在偏远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农村居民点进行撤并,全市远景规划撤并124个村庄,其中2015年前撤并40个,促进农村人口相对集中居住。
三、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改革原有的户籍登记制度,在中心镇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简化户口审批手续,加快配套制度改革,让进城务工人员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妥善解决新一代城镇居民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有序向城镇转移。
第九章 加快推进城乡生态化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坚持“循环、低碳、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推动节能减排和循环发展,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生活方式,进一步绿化、净化、美化高平。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节能减排总投资达5亿元,规模以上万元GDP能耗、电耗下降16%,万元GDP平均耗水量达到上级指标要求。
第一节 深入推进节能减排
坚持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并重,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电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逐步形成节约型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严格实施土地、环保、能耗、物耗、质量、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坚决淘汰落后的设备、工艺、技术和企业。
一、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全面推广建筑节能。大力推广新型干法水泥,实施鑫阳建材年产6000万块煤矸石烧结砖、明盛新墙体材料年产6000万块煤矸石烧结砖等16个新型墙体项目,新型建材工业总产值占到建材行业总产值达到90%以上。“十二五”末,全市新型墙体材料总产值达到7.2亿元,增加值1.8亿元,转化工业固体废渣230万吨,节约标煤6.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00吨,努力建成全省新型墙体生产基地。
二、做好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突出抓好煤焦、化工、冶铸、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企业的节能工作,重点实施节能减排项目。
三、深入开展节约用水工作。城市污水处理厂要保持正常运转,逐步推行中水回用,用于景观用水、工厂冷却水、循环水等。规划建设日处理能力为1.5万吨的再生水工程和建设20座煤矿矿井废水深度处理工程,到2015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四、强化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加快土地开放利用,确保耕地占补平衡。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大力开展节地挖潜,走出一条节约、集约用地的新路子。到2015年,保持61.95万亩耕地、55.23万亩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
五、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鼓励煤炭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机械化开采率达到90%以上。加强对煤矸石、粉煤灰、炉渣、焦炉余热、高炉煤气等资源的综合利用工作,到2015年,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
第二节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市的要求,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初级产品向中、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发展,促进资源和能源的循环高效利用。
一、发展壮大工业产业链。不断做大“煤—焦—电、煤—肥—醇、煤—冶—铸”等传统产业链,积极推进煤—化—建材、洗煤—炼焦—铸造—机械加工—装备制造、炉渣—炉渣水泥—新型建材等产业链。
二、扶持培育农业产业链。积极发展粮食生产—饲料加工—畜禽养殖、生猪养殖—生猪屠宰—肉制品加工—猪血蛋白加工—骨瓷加工、猪—沼—粮、猪—沼—菜、猪—沼—果等循环生态农业。
三、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强化企业碳排放管理,提高碳排放准入门槛,鼓励传统工业按照低碳理念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重点抓好煤炭的低碳转化,从开采源头、中间转化到终端,全面促进煤炭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加大对低碳经济企业政策扶持力度,重点建设兴高能源集团“低碳谷”工程,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形成良性发展态势。
第三节 保护建设生态系统
在完善环境目标责任制,增加环保投入的同时,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原则,把生态兴市与生态富民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加快果蔬基地建设,发展农林产品加工工业、森林旅游、生态疗养等产业;另一方面严格要求上项目、办企业、建园区,都要做到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煤炭的可持续发展资金要同林业、水利建设挂钩,让产业发展过程同时成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系统的过程。
一、大力实施蓝天工程。加大对烟尘污染控制和防治,积极开展烟气脱硫工作,脱硫效率达到89%以上。加强对机动车尾气的治理,改造安装机动车尾气净化装置,确保尾气达标排放。到2015年,全市大气环境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40天。
二、全面实施碧水工程。重点实施丹河沿线综合整治工程,取缔淘汰丹河沿线3公里范围的违法排污口、落后生产工艺和企业,确保丹河沿线企业达标排放。抓好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容体质工作,日处理污水提升到2万吨,使城市污水处理率提升到85%。
三、高度重视治污工程。加强能源控制,严把项目审批关,严格控制新污染源产生。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促进重点污染企业达标排放。完善污染物排放管理制度,强化排污许可证管理,将环境管理从排污口向环保设备、环保设施延伸,不断提高企业防污治污能力。到2015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达到100%。
第十章 全面深化体制改革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转型发展是目标,改革开放是手段。“十二五”期间,要把改革开放作为突破口,让劳动、知识、资本、管理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在高平汇集。
一、加快推进企业改革
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紧紧围绕建立“归属清晰、责权明确、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目标,认真研究解决工业经济发展和改革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继续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实施大企业战略,推动国有资本向优势、支柱、特色产业及龙头企业集中。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科兴集团、煤运公司等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管理制度进行重新设计和安排,使公司运营实现责、权、利有机结合。积极推进饮料、服饰、冶铸、化工、焦电等行业的战略重组,支持兴高能源、吉利尔、厦普赛尔采用捆绑上市、借壳上市、联合上市、独立上市等多种形式上市融资。进一步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降低非公有制企业的准入门槛,鼓励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帮助民营企业家打破家族内部封闭运行的企业模式,逐步向开放的现代企业过渡。
二、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较为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运行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科学合理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基本药物制度、人事分配制度等为重点的综合配套改革,落实补偿机制,逐步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做好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创办非营利性医院,并在土地、税收、评级、医保、人才等方面给予优惠。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共同有序发展的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
三、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按照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着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着力整合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良好体制环境。完善我市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及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实现转企改制单位的平稳转换和顺利过渡。公益性事业单位以政府为主导,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四、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加快建设法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做好乡财市管乡用、国有资本收益和垂直办款流程三项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建立零基预算、综合预算、项目预算和滚动预算的编制体系,逐步提高对基础设施、三农、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和文化卫生事业发展、环境保护等公共需要的保障能力。完善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投资评审、收支两条线、县级报账制等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公共财政框架要求的支付和监督机制。
五、积极扩大对外开放
牢固树立“大开放、大市场、大发展”的理念,主动接轨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融入中原经济圈,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不断加强与晋城、郑州、焦作、新乡等城市在经济、技术、资源等各个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全方位、多角度地解决区域合作中面临的难题,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一体化发展。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振兴政策,对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精心包装、储备项目,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引进一批与我市现有产业关联性强,对经济发展带动力大的项目,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向我市流动,促进产业转型。鼓励本地企业通过股份换技术、并购、控股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外部大型企业合作,引进和利用大型企业先进的设备、生产工艺和管理方式,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步伐。
第十一章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努力构建和谐高平
“十二五”期间,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加强规划指导、政策协调和投资引导为手段,加快科技、教育、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就业、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真正形成符合市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一节 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煤电化工、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换。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5%以上,科技进步对工业、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市GDP的10%以上。
一、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支持和帮助企业与国内外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和健全我市企业自主研究开发体系,加快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到“十二五”末,在我市煤炭、冶铸、食品等行业建立中试基地,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建立起一批面向中小企业及民营科技企业的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二、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科普星火学校、科技示范企业为依托,采用生物技术培育植物新品种、示范推广种苗组培和苗木脱毒技术;应用微喷、滴灌、旱地节水灌溉,推广保护地栽培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采用储存、保鲜、加工新技术,提高农副产品深加工水平。重点对黄梨、钙果、山楂等果品饮料系列,小麦、小米、玉米、豆类等小杂粮加工系列,蔬菜贮存保鲜、速冻干燥等农副产品加工系列进行原料优选、配方优化、包装精美的研究与开发。
三、支持实施专利转化项目
建立专利申请资助资金和专利实施促进资金,重点支持在我市注册的科技型企业或个人申请发明专利。对有市场前景、进入产业阶段的发明专利的实施给予支持。“十二五”期间,全市具有开发价值的自主知识产权项目达到5项,引进专利技术和产品10项,全市专利申请量年均达到100件。
四、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
整合各类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和信息资源,培育一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完善科技成果评估、交易、仲裁和科技信用等配套服务,造就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科技服务队伍,初步形成开放协作、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的科技服务体系。到“十二五”末,全市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达5万人,培训、培养农村科技当家人、明白人8万人,选派科技特派员600余名,逐步实现一村一员、一企一员,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2-3家,合作经济组织5个。
第二节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快速发展的原则,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十二五”期间,全市用于学校基础设施、教学设备、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投资达到10亿元,年均递增15%。教育技术装备和现代化内部配套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标准,基本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教师专业水平达到省定标准,终身教育体系和机制基本健全。
一、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加大中小学校舍安全的监控管理,对新发现、新增加的学校校舍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制定中小学建设标准、设备设施配置标准和生均拨款标准,力争3年内全部达标。加大学校内部装备配套,均衡配置教师、设备、仪器、图书等各项资源。完成高平六中建设,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加快“校园网”建设,到2013年,全市中小学达到“校园网”三类标准。完成信息网联网工作,实施“校园网”以及三网合一工程,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到“十二五”末,小学净入学率达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100%,初中三年保留率达99%以上;努力普及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的九年义务教育。
二、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加快高平市实验中学建设,确保2012年正常招生。大力推进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高平一中要向国家级示范普通高中迈进,高平二中要建成省级示范高中,实验中学要建成晋城市示范高中。发展壮大职业教育,高平市中等专业学校要完成宿舍楼、教学中心楼、图书馆、办公楼等基本建设,全面建成全省一流的职业教育实践基地、职业技能训练基地、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职业教育产学研基地;高平市第二职业中学和第三职业中学要完成学校新建各项任务,力争2012年实现招生。到“十二五”末,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普及,毛入学率达到98%以上,初步实现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三、大力发展幼儿教育
坚持公益性和普惠生原则,将发展幼儿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将学前教育经费支出纳入财政预算。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按照省、晋城市下达的幼儿园办园标准,全面改善我市幼儿园办园条件,形成“3所市直幼儿园,16所乡镇中心园、若干所单办园及若干所混合办班”的全市优质幼儿教育大格局。乡镇中心园要达到省定乡镇中心园建设标准,其它幼儿园基本建设要达到晋城市分类标准。到“十二五”末,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7%以上,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9%以上。
四、规范发展民办教育
积极制定我市规范民办教育管理的相关政策文件,促进民办教育发展。依法落实民办学校用地、用水、用电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向民办学校投资,探索投资者取得合理回报的途径和办法。到2015年,全市民办学校要参照公办学校办学标准,加大对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建成符合办学标准的一流学校。加强民办学校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加大经费资助力度,建立准入制度,加强合同管理,保障民办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
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积极开展10项德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全面完成国家资助“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项目基本建设任务,积极争取资金,力争建成1-2所综合性的多功能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加快体育场地建设,全市80%的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设施达到省级标准。稳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动的能力。
六、逐步完善成人教育
以成人高校办学为主体,以“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为主要内容,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健全市、乡、村三级成人文化技术培训网络。继续推进社区教育工作,努力做好职工岗位培训工作,使企业职工的年培训率逐年增长。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左右,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以上,从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增至10%左右,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第三节 强化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十二五”期间,要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市医疗卫生总投资达3亿元,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市、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完成卫生大厦建设、市人民医院综合住院楼、市中医院和市妇幼院搬迁改造工程、东城、南城、北城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工程。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服务市场,举办非营利性医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行新进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公开招聘制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实行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卫生管理干部培训制度。加强传染病监测和防控工作,确保不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
第四节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坚持实行人口计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一票否决制、督促检查评估制。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继续引深婚育新风进万家、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关爱女孩行动和帮助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活动。建立健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服务和管理,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到2015年,全市人口总数控制在50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数控制在1万人以内,年均自然增长数控制在0.18万人以下,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不超过3.5‰。
第五节 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促进充分就业。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积极筹建劳动力市场服务大楼。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建立健全劳务输出管理机制和劳务输出与输入对接机制,加快发展劳务协作,实现劳务输出方式由自发型、体力型向有组织型、智力型的转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推进工资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认真执行国家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十二五”期间,我市农村劳动力对外输出与就地转移达到7.5万人,培训各类初、中级合格技工人才1.2万余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万元,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万元,年均增长17 %。
第六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推进覆盖我市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要以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覆盖面。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失业保险要在规范企业职工失业保险工作的基础上,提高保障水平。工伤保险要在高危行业参保的基础上,逐步向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扩大延伸。要积极稳步推进女工生育保险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全面启动“金保工程”,加快劳动保障系统的信息网络化建设。到“十二五”末,各项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90%左右,参保职工保障率达到100%。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资金投入自然增长机制,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助学、住房、取暖和法律援助等救助制度,切实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的生存、生活、学习等权利。进一步健全救灾应急机制,加强应急体系建设,提高灾害紧急救助能力和减灾救灾综合协调能力,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成立高平慈善总会,规范民间救助组织,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
第七节 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要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保持对安全形势的清醒认识和高度警惕,本着对自己、对家庭、对岗位、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紧盯安全不放手,紧抓安全不松劲。要突出抓好煤矿安全监管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住瓦斯、探放水、顶板、工作面、密闭墙、火工品六个重点,严格执行领导包片、安监人员包矿、驻矿监管制度,严厉打击“三超”、“三违”生产,严防擅自非法组织生产建设,坚决遏制私挖滥采等现象。同时,要抓好森林防火、公共场所消防、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特种设备、烟花爆竹、食品药品、校园危房等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严防各类事故发生,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十二五”期间,所有矿井都实现机械化开采,矿井的装备和管理水平都有明显提高,全市每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5人以下,杜绝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和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工矿商贸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一般事故控制在3起以下;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均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
第八节 积极发展其它社会事业
加快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持续开展“爱高平、谋发展、讲卫生、促和谐,争做文明高平人”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争创全国文明和谐城市。大力实施重点文化工程和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图书大厦、高平大剧院、高清数字影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展示园,构建独具高平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努力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平市体育馆、游泳馆、全民健身中心,市、乡镇、社区文化体育基础设施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加强党管武装工作,推进双拥共建,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深化殡葬制度改革,建设殡仪馆和公墓。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一所市级社会福利院,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提供养护、托管、康复服务。兴办3所床位50张以上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到2015年,使全市公办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床位设置达到每千名老人10张以上。全面推动宗教、侨务、档案、市志、妇女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取得新成绩。
第十二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支撑保障能力
“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完善水、电、路、金融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我市经济社会的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
第一节 水利建设
“十二五”期间,全市水利建设概算投资9亿元,重点建设以下四项工程:
防洪保安工程。投资4.2亿元,完成重点小(一)型及重点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要抓好赵庄、陈区、明西、南村、故关、堡头、掌握、秦庄、云泉、东宅等15座水库的除险加固;维修改造西山、东山排洪渠,完善配套市区地下排水管道改造工程;以丹河市区段综合治理工程为重点,对许河、小东仓河、东仓河、东大河、永录河等六条支流进行全面的河道整治;抓好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程,重点对三甲镇王家山滑坡区和边山峪口山洪沟道进行治理;按照移民自愿、开发利用、保护生态、保障安全的原则,做好水库移民安置工作,确保移民安置区社会稳定。
新水源工程。投资2.6亿元,以高平供水网络工程建设为主线,在西部供水网络的基础上,新建大东仓河、小东仓河供水网络工程;实施“东水西调”工程,将陵川磨河供水工程水源西调高平,解决建宁、陈区、北诗、石末四个乡镇的工农业用水;完善张峰水库支管配套工程;规划新建南凹水库工程;通过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形成“四纵二横”、互通互补的“手掌形”供水网络,新增供水能力4510万方。
节水灌溉工程。投资9000万元,紧紧抓住国家级小水重点县和产量核心区建设的契机,利用张峰水库水源,丹河源头引水工程水源,对大中型灌区进行改造;利用东水西调工程水源、煤矿废水水源建设改造一批小型自流灌区;对原有井灌区、节水园区等工程进行续建配套,新增恢复改善节水面积6.5万亩。
水土保持工程。投资2700万元,以国家水土保持建设工程为重点,2011-2012年,对建宁、拥万、北诗、陈区、七佛山等8条重点小流域进行治理,2013-2015年,在丹河上游、野川、杜寨、原村、东周等流域进行治理,总共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5平方公里,每年15平方公里,治理度达到59.6%。
第二节 交通网络建设
以完善主构架、连接国省道、提升市乡道、改造通村道、打通出境道、优化旅游道、配套专用道为重点,加快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市公路建设总投资50亿元,新增公路里程310公里,比“十一五”末增长30%;提升改造公路200公里,使全市道路总里程达到1390公里;形成“一环两横三纵”的道路交通主构架。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70公里,一级公路达到60公里,二级公路达到180公里,三级公路达到400公里,四级公路达68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50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网等级达到3.14,公路网连通度达到2.01。
新建工程。(1)国省道:完成高沁高速公路22公里,高平至晋城一级路16公里,坪曲线改造工程44公里。(2)连接线:完成南互通连接线工程7公里、马村互通连接线工程10公里、郝庄互通连接线工程10公里、三浩线6.7公里、寺庄至永录1.9公里、岭东至刘家庙1.5公里、乔家沟至市望3.2公里。(3)出境线:完成建董线北延至长治西火界5公里、刘家庙至长治界2.5公里、神农沙院至长子色头界5公里。(4)专用线:配套工矿企业专用线50公里,优化所有旅游道路。
改造工程。改造三条县道,共计50公里,分别为王浩线、杨界线、陈老线;提升150公里乡村道;创建450公里文明路。
养护工程。采取统一养护、分级管理的“一统两管”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新模式,实现县乡村道路养护全覆盖。
加大太焦铁路改造力度,提高铁路运能;加快推进嘉南铁路建设步伐,并论证其向东部延伸、打通高平至陵川至辉县连结线的可行性,以期最终形成“十”字形铁路架构;加快煤矿配套铁路专用线建设,修建云泉、康营配煤中心,提高煤矿运输能力。
第三节 电网建设
“十二五”期间,全市电网建设总投资9亿元,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程:
城市供电工程。新建110千伏变电站1座,10千伏开闭所2座,新建110千伏高压线路8km,10千伏线路44.5km,改造10千伏线路20.5km。新增10千伏配变12台,增容44台,改造0.4千伏线路8km。改造2万户城市居民用电户为远程抄表,基本实现城市居民户抄表自动化。
输变电工程。建设220千伏输变电工程1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5个。完成高平北庄110千伏变电站增容改造、米山镇川起村西部10kV开闭所工程、神农镇建设35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永录乡35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增加260个低压供电台区的配电容量,延伸0.4kV线路240km,适时保障城乡居民用电负荷增长需求。
线路改造工程。完成345下东线、325高河线、327王庄线、332高浩苏线、324高陈线5条35kV线路的线路改造工程,使输电线路处于安全、经济的运行状态。2012年底,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任务。
第四节 广播电视建设
筹建有线电视新闻演播大厅;建设广播电视发射塔,实现广播电视发射塔的观光旅游、展示、气象服务、广电信号发射、手机电视等五大功能。进一步延伸“户户通”广播电视工程,加快数字电视进区入户建设速度,实现数字电视城内全覆盖。搞好广播电视台节目扩容改版,全力打造全省一流的县域新型立体媒体。
第十三章 加强党的领导和政府自身建设
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推动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利用政治优势,调动各方积极性,尽快形成转型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一节 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各级党组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素质和本领。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统揽全局的能力。继续完善干部“三考两推”选拔激励机制,建立、健全领导、群众“双向推荐”的干部推荐机制,坚持以实绩实效用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力,建设一支干事创业、勇于奉献的干部队伍。建立科学完善、奖优罚劣的目标责任考核评价体系,在全市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生动局面。
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积极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部署和要求,带头落实跨越式转型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加强对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快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严格管理,严格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强化宗旨意识,坚持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效凝聚各方力量。加快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坚持依法行政,促进司法公正,加强普法教育,维护法治权威。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把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格局,走具有高平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第二节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实现规划目标,完成规划任务,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政府必须履行职责,提高行政能力,保证规划顺利实施。
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府机构设置,理顺职能分工,实现职责、机构和编制的规范化和法治化。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行政问责制。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加快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由侧重经济调节向侧重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转变,由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以法律和经济手段为主转变。
完善经济调节机制。政府各经济主管部门要主动配合、密切协调、功能互补、形成合力,提高对经济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根据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采取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继续加强对“土小企业”的清理整顿,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经济大起大落。要合理引导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规范社会管理。以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和谐为目标,以调解社会矛盾和平衡利益为重点,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责权明确、运转高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在改善政府社会管理的基础上,引导非营利性民间机构参与社会管理和为社会成员提供服务。加强社区建设,把一部分政府不宜直接承接和企事业单位剥离的社会职能交由社区承担。
加强市场监管。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以信用高平建设为重点,加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充分发挥工商、税务、物价、技术监督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健全产品质量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合理划分部门职责,理顺监管体制,健全监管规范,改革监管方式。积极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
提供公共服务。在加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公益性文化、社会救助和公共安全等建设的同时,按均等化原则公平地分配公共服务,缩小城乡和不同地区之间享受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的差距,减少社会成员之间发展机会的不公。
第三节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规划是政府为社会提供的最重要的公共产品之一。要改革规划体制,切实把规划确定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落到实处。
强化规划指导性和严肃性。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注重发挥中长期总体规划的作用,在编制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时搞好衔接。强化规划的权威性,坚持“先定规划后定项目”,避免决策的随意性。进一步编制完善《高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高平市矿产资源规划》、《高平市城市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各行业、产业部门的专项规划,都要遵循总体规划确定的原则,为贯彻落实规划目标任务服务。
完善规划的监控和调整机制。加强对中长期规划的动态监控,做好对规划的中期评估和后期评估。因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确需调整规划目标和任务,应报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全市人民要紧密团结在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晋城市委和高平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开拓进取,顽强拼搏,为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推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全国一流的“六市”新高平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