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高平市公安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以"三长协商"解企忧 用"暖心护航"守商路

发布日期: 2025-08-07 发布机构: 高平市公安局

“真没想到,拖了三天的纠纷,派出所一天就帮我们理清了!”

8月4日上午,在马村镇一不锈钢厂货车旁,厂负责人侯经理握着民警的手连声道谢。这场因货主失联引发的货物运输纠纷,经派出所“三长协商机制”调解,最终得以圆满解决,为辖区优化营商环境写下生动注脚。

25万货物“卡壳”:一场意外纠纷暴露交易风险

祝某是从邻市来马村务工的货运司机,7月30日,通过拉货平台接到一笔大单:货主王某委托从福江不锈钢厂运输一批价值25万元的不锈钢制品。“平台显示王某信誉不错,定金也付了2000元。”祝某说。

8月2日上午,祝某按约定将货物装载完毕,却被告知“货主未付全款,厂家不让出车”。更让他措手不及的是,当日下午,王某的电话突然关机,彻底失联。

祝某与不锈钢厂双方持不同意见,争执不下。不锈钢厂负责人侯经理表示,按行业惯例,装卸费通常由货主承担,但合同里并未明确约定;祝某则认为,自己只负责运输,“没理由为货主的违约买单”。原本简单的货物运输,因货主“消失”演变成一场涉及三方权益的僵局。

“三长协商”破局:警民联动解开利益死结

8月3日一早,祝某焦急地拨打了马村派出所的报警电话。考虑到事件涉及企业经营和司机生计,派出所立即启动“三长协商机制”:由派出所所长、企业负责人(厂长)、司法所所长组成调解小组,现场办公。

民警首先梳理了事件脉络:货主王某违约在先,既未支付全款也未履行合同义务已涉嫌民事欺诈;但直接扣车或强行扣留货物可能激化矛盾,甚至影响双方后续维权。随后分别询问双方诉求:厂家坚持“卸费必须结清装”,祝某则拿出运输合同强调“费用仅含运输”。

针对争议焦点,民警调取了平台交易记录、货物装载视频等证据,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运输合同的规定,向双方解释“装卸费若合同无明确约定,可依据交易习惯协商,但货主违约导致的损失,双方均可向其追偿”。

最终,在民警的协调下,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共同整理证据,向法院起诉货主王某,通过法律途径追讨剩余款项。

“这样的处理既保住了我们的合作关系,也为后续维权留足了空间。”侯经理坦言,比起“争一口气”,他更看重派出所为企业着想的真心。

从“被动出警”到“主动护航”:小机制撬动大营商

这起纠纷的快速解决,是马村派出所深化“三长协商机制”服务营商环境的缩影。今年以来,针对辖区中小企业多、物流贸易频繁的特点,马村派出所推出由“警长+厂长+司法所所长”组成的协商模式,围绕合同履约、劳资纠纷、物流运输等高频问题,建立“接诉即办、当日调解、跟踪回访的全流程服务机制,今年以来累计化解涉企矛盾纠纷7起。

“优化营商环境不是口号,而是要把服务做到企业心坎里。”马村派出所所长李向军表示,下一步派出所将联合市场监管、司法等部门成立“企业服务驿站”,定期开展法律讲座、风险预警用“公安温度”护航“企业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