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件起草的背景
为切实做好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石末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二、文件起草的依据
本方案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山西省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晋城市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高平市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制定,结合石末乡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发育规律、诱发因素、危险性及危害程度,明确了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的具体措施和任务。
三、文件的主要内容
(一)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情况
2024年,石末乡各村各单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按照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功转移受威胁群众,避免了因地质灾害引发的人员伤亡,有力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2025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1.地质灾害隐患点:全乡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6处,包括崩塌4处、滑坡2处,主要威胁52户177人,威胁财产约764.6万元。
2.汛期降水趋势预测:预计2025年3—5月降水量偏多1成,6—8月偏多2-5成,9—11月偏少2—5成,局地暴雨洪涝仍有可能发生。
3.地质灾害发生趋势预测:预计2025年地质灾害较常年偏多,以崩塌、滑坡为主,诱发因素包括降雨、采矿、工程建设等。若在人口密集区发生地质灾害,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重点防范期:冰雪冻融期、汛期、短时强降水期及连续降水期是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
(三)地质灾害点具体情况
文件详细列出了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具体位置、编号、地理坐标、崩塌体特征、受威胁户数及人数等信息。例如,晁山村东侧黄土体崩塌,崩塌体积约44352立方米,受威胁户数1户4人;东靳寨村西北侧黄土体崩塌,崩塌体积约3000立方米,受威胁户数6户19人。
(四)地质灾害防治主要任务
1.严格责任分工,全面排查地质灾害隐患:按照“谁建设、谁负责、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落实防灾主体责任。各村各单位要对辖区内重点区域进行地毯式排查,特别是高陡边坡区域,及时上报并纳入隐患点数据库管理。
2.紧盯节点,强化协调联动:高度关注冰雪冻融期、汛期等重要时间节点,加强预警预报,提高气象信息服务水平,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各单位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3.健全队伍,及时更新警示标志:加强群测群防队伍建设,为监测人员配备基本设备,提高监测能力。按规定设立、更新隐患点警示牌,明确责任人并挂牌公示。
4.开展“回头看”,持续推进高陡边坡分类处置:对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回头看”,查清安全风险,摸清隐患底数。对切坡建房未采取防护措施的,要进行工程治理或排危除险。
5.夯实基础,加快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加强群测群防队伍建设,压实责任人责任,确保隐患点监测人员全覆盖。加大避险搬迁力度,实施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工程。
6.加大力度,广泛开展宣传培训演练:利用多种渠道开展地质灾害预防和防灾知识宣传,提高群众的防灾能力。各隐患点所在村委要开展避险演练,确保群众在险情面前能够有序撤离。
四、关键词解释
地质灾害隐患点:是指存在潜在地质灾害风险的区域,如崩塌、滑坡等。石末乡现有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具体位置和特征已在文件中详细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