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绿意能怡情。一片绿意是乡村最美的底色,也是生态惠民的生动体现。马村镇以“五小工程”为抓手,把各村“口袋小公园”的打造当作民生要事全力推进,聚力提升乡村宜居品质,让惬意休憩“近在咫尺”,让舒心漫步“抬脚即至”,让绿意温暖村民生活。
在马村村,“口袋小公园”串起乡村新图景。赵輖主题公园借“千万工程”东风完成提升改造,成为乡村提级的生动范例。踏入公园,葱郁草木间,赵輖相关历史文化元素,娓娓诉说乡土过往。而在马村,河道碧波穿村过,两岸绿树成荫,绘就生态画卷;休闲广场上,村民或漫步、或休憩,洋溢着烟火气;卧佛山下小游园景色宜人,绿意盎然,满足了群众可赏、可游等多方面需求。
“以前这儿荒草丛生,现在成了咱村民的‘文化客厅’,既能歇脚乘凉,还能听老辈人讲赵輖的故事。”村民李大爷坐在公园的木凳上,看着眼前的景致笑意盈盈。
陈村村巧用空闲土地,把“口袋公园”变成村民的“幸福园”。不搞单一观赏性绿化,而是种上草莓苗、石榴树,让公园既有“颜值”又有“烟火气”。春夏时节,鲜红草莓、洁白牡丹扮靓乡村,村民漫步其间,采摘果蔬、闲话家常,休闲生活因这方小天地变得多彩。曾经闲置的土地,如今成了人居环境改善的“窗口”,见证着乡村从“面子”到“里子”的蜕变。
盛夏的西周村,“口袋公园”正焕发出勃勃生机。清廉主题公园里,花架错落有致,廉政标语醒目亮眼,廉洁文化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村民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小游园内,健身设施一应俱全,科普标语清晰明了,村民们锻炼休憩之余,总能轻松学到实用的健康知识。曾经设施老化的小公园,经过翻修升级,如今也已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新去处。
西周村党总支书记崔永忠说:“‘口袋公园’的打造,让乡村更加和美宜居,目前村内南北两个游园的改造已圆满完成,成为了村民家门口的‘生态客厅’。”
阁老村的“口袋公园”,藏着“破茧成蝶”的故事。曾经,老旧房屋占着文化活动场地,村民休闲没处去;如今,借着“千万工程”的东风,老旧房屋的拆旧建新,让闲置地变身热闹游园。
茶余饭后,大爷下棋、大妈聊天,李婶这类常客感慨:“有了小公园,日子更有滋味!”这“方寸之地”,不仅提升了乡村颜值,更给村民添了休闲“根据地”,见证着乡村治理的温度与实效。
今年,马村镇锚定“五小工程”,全力推进全镇9个“口袋公园”建设。这些公园,或借闲置地“焕新”,或在空白处“填空”,把生态绿色、文化氛围、休闲功能“打包”送到村民身边。
从陈村的“果蔬游园”到西周村的“主题双园”,从阁老村的“拆改建园”到马村村的“红色乐园”,马村镇“口袋小公园”以“小而美、小而精”之姿,扮靓乡村、温暖民生。这一场“微空间革命”,正让乡村人居环境“颜值”与“内涵”双提升,让“千万工程”的生态红利,真正融入村民的日常烟火,绘就和美乡村的生动图景。